返回第二百八十章 依(上)(第1/6页)  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赵祯一问为什么,正中司马光的下怀。宋朝论嘴巴功夫,最好的不是韩琦,也不是欧阳修,而是王安石与司马光,偏偏两人全部让郑朗拢在一起,天天在讨论,也是一种争,功夫更加了得。

    想对付此时的司马光,只有一个办法,学杜衍,什么不理,什么不睬,毕竟才是一个新进士,司马光就无辄了。

    陛下问了为什么,要回答的。从容答道:“陛下,还有数月时间,臣能不能问一声,陛下如何安置我先生”

    能问的。

    做为大臣,赵祯时的大臣最快乐,可以随心所欲的谈话,而且只要不过份,赵祯从来不会生气。

    赵祯也老实的答道:“朕打算让他回京。”

    “陛下是好心,可回京后,就要争,就要斗,以如今先生的资历,年龄,背景,出身如何去争,去斗”

    “为什么要争要斗”

    “先生常说世间唯一的君子非乃是君子党也,非是先生自己,乃是陛下,为何不敢承认庙堂上的事实”

    你是君子,不当撒谎。

    赵祯也没打算撒谎,他又想了一下,苦笑起来。但这不是重点,又问道:“为何与天下有关”

    “陛下,今年灾害不重矣。”

    赵祯不大好回答,死了好几万人,怎能说不重。但正是不重,人一死万事皆了,就怕人活着,要救要赈灾,要安排粮食民舍等等。范围也仅是在三州,所以前两次灾害让他焦头烂额,这次仅派人稍微赈济一下,难关就度过去。

    这话不能说出口的。

    “可万一有个大灾害,朝廷国库可积余乎”

    赵祯还是不能答。

    稍稍太平两年,国库好转了。但再有象前几年那样的大灾害,国库依然不足。若连续的来上几年,惨了,又要系腰带。

    “万一党项人谋乱如何”

    “不会,前一段时间赵元昊请人供佛于五台山”

    “怎么会”

    “司马卿,吕卿,你们怎么啦”

    “先生说过。”

    “他什么时候说过”时间不对,这是今年二月份发生的事,才过去半个月,就算郑朗听到,信也不可能到京城来。

    “是前年说的,他说若我是李元昊,在谋反之前必然会派人托一个借口,比如供佛于五台山。朝中的大臣醉生梦死,必然不知,不但答应,还会派使臣做导护,沿途介绍山川地形,险要所在,这样一来北方一带所有地形必为党项人掌握。怎会如此”

    赵祯脸色一下子灰黑起来。

    事实正如此,不但准许,给了馆券,还命令使臣做引护。以至他疏忽了另一件事,郑朗说这句话时是在前年

    “先生还说了,一旦元昊谋反,但我朝在党项人中很有威信,有的人必然不服,率族众来投。只要我朝纳之,必然会有更多党项人不愿意与我朝开战,率族众来投。党项人内部会混乱,不会四分五裂,可是失去了凝聚力。李元昊原先只在夏州一带活动,后来吞并灵州、河西走廊,以及青海北部地区。部族繁多,人种不一。然而我朝未必会有人重视,为安抚李元昊,必然拒之。一拒李元昊会杀之立威,百姓无去路可投,只好随李元昊向我朝发难。陛下,你如何去做”

    “他不会”赵祯软弱地说:“前两年的宗哥河之战”

    “陛下,吐蕃王城今在何处”

    两人说的是前几年吐蕃与党项人的一系列战争,吐蕃另一个权臣温逋奇突然发动政变,将唃厮啰突然关了起来。机会难得,李元昊派大将苏奴儿率领两万五千人出击猫牛城。结果全军覆没。李元昊怒不可遏,派人打听,唃厮啰是被关起来,可他在民间影响力太大,一个护卫连夜将他放出来,然后他站在老百姓面前,只是说了几句,老百姓立即万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