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7章 当胜任之(第1/2页)  大唐朝请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这个时候的匠人是一丝不苟的,对于技术的传承尤其的重视,尊敬,祟拜。  这个时候的很多技艺都是家传,绝不外泄的。也是这种方式导致了许多技艺的消失。但你不能说他们错了。  究竟是时代的原因。  张军今天教了他们制笔的方法,那他就是这几个木匠的制笔之师,几个人会恭记一生,还会把这件事一代一代传下去,世世代代感恩。  这种铅笔如果面世流传开来,也绝对会以张增笔来命名。  张军到是没想过这么多,就是感觉有了石墨,如果不把铅笔制出来那就有点遗憾了。再说也方便自己。  “等有了空余时间,你等可以试制一下,如果成功,当流芳百世。”  “谢过郎君。”几个木匠站直了身体躬身行了个大礼。  “无须如此,把事情做好就好。”这事儿张军还真没放在心上,太师椅,床,桌凳,这都教了好几样了,也不差这一支笔,自己这教师的名号是跑不掉的。  还有铁匠那边的炉子打造,军器坊那边的神臂弩,改良横刀,狗腿刀和三棱刺,以后很大可能被人叫成张增刀,张增刺,张增弩这样的浑名。  想一想还是挺兴奋的,想来不久之后皇帝陛下也能听闻自己的大名了。美滋滋。  有了铅笔,写字的速度就上来了,张军回了三堂拿了麻纸开始整理思路。其实用毛笔最大的问题并不是慢,而是笔速跟不上思路。  就像习惯了用电脑打字的人,或者习惯了手写的人,冷丁让他把电脑换成笔,或者把笔换成电脑,都是这样的结果,手脑不同步,然后就是思维被扰乱。  张军其实也有打算,工匠都是自己府下的,如果东西弄出来了,很成功,那就成立个公司工坊做呗,去市场上销售,自己自然挣大头。  武器方面肯定是不可能拿去销售,但成功以后可以向皇上表功,封赏是少不了的。都有利可图。  何况就算没有利,他也必须得做。  高庆在一边绞尽脑汁,拿出了十二分功力,把一份上书拟得妥当,拿过来让张军过目。看到张军拿着个奇怪的东西在纸上写的飞快。  “郎君这是此物石黛”  “对,黛笔,书写比毛笔要快速极多。我用毛笔书写跟不上思维,总会扰乱打断,极其痛苦,便想了这么个法子,很有效果。”  其实他用这个写字也是别扭,但总比毛笔要快一些,还能将就用。主要就是太软,力气用不对就断了。  “可否一观”  “不用这么客气。”张军把手里的黛笔递给高庆,接过他手里的上书草稿来看。用铅笔一张都写不满的字数,足足写了六七篇。  高庆拿着黛笔翻来复去的仔细看了看,又试着在纸上写了几笔,发现确实比毛笔要快的多,不由得也来了兴趣:“郎君,此物可能大量造作”  “嗯,我已经安排下去了,需要些时日试制。石黛过软,需要弄硬一些才好用,待制作出来我送你一些。”  “那就谢过郎君了,此物大有用途。大有用途。天下寒士之喜呀。”  “你有兴趣”张军看了高庆一眼:“如此待工坊建成,就交由别驾督办好了。”  “当真”  “嗯。咱们要建一些工坊用来补纳开支,为日后筹谋,督办事务重大,别驾当胜任之。”  “谢郎君不疑,庆,肝脑涂地。”  “言重。我与你等均为同僚,日后自当同享甘饴。”  “敢不从命。”  “不用更改,就如此吧,别驾文采斐然,令某心向往之啊。”张军把上书草稿还给高庆,表扬了一句。确实写的好。  事还是张军交待的那些事情:替朝庭除了李逆也给张镒报了仇,剪了朱逆附属,恢复了凤翔的官制,安抚民情,召训府兵,正积极操办准备奉王令支张。  也提了请圣上诏谕能臣前来凤翔接任节使的事儿,一句违逆的话没有,但怎么看着都有点张军已经掌控了凤翔兵马,民众悦服的意思。  总而言之就是凤翔现在又姓李唐了,伪逆已经全部除掉,民众归心,兵强马壮,随时可以候王命而出,也积极的请皇帝派人来接管。  整个上表,张军的伟岸形像跃然纸上,那就是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