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90章 伪周之害甚于东掳(第1/3页)  好歹也是个皇帝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张凤翼自杀,杨嗣昌上任新兵部尚书,所造成的影响将会是非常大的,这意味这明王朝将会彻底改变张凤翼时代的军事政策。

    首先是洪承涛被他一脚提到了宣大担任总督,专门关关内兵应对辽东威胁去了。

    在崇祯八年到崇祯九年这一段时间里,作为主管山西、陕西、河南、四川、湖广五省军务的洪承涛可以说是有功有罪。

    在剿灭流贼上,洪承涛干的还挺不错的,连续多次打击了流贼,虽然流贼一度流窜到江北凤阳等地,但是这依旧不能否认洪承涛剿贼的功劳,连续重创李自成,张献忠等义军,让义军的活动陷入了低估。

    但同时伪周贼军在楚北迅速崛起,洪承涛明显是应对不够及时,前期的重点都放在剿灭李自成、张献忠等部上,轻视了伪周贼军的威胁,加上卢象升、林士年、安如山等人应对不当,导致伪周贼军占据了楚北。

    后续伪周贼军更是渡江南下攻陷楚南。

    在围剿伪周贼军一事上,洪承涛是绝对的失分。

    不过后来在率军北上北直隶和清军作战的时候,还算发挥不错,带领麾下的王东义等各部明军打的还算不错,尤其是王东义所部发挥的非常好,一度和清军面对面来了一场的野战,枪炮齐发之下歼敌上千,在一大票北直隶地区作战的明军里鹤立鸡群。

    依托王东义所部的战功,洪承涛算是功过相抵,但是现在朝廷的大佬们已经不相信洪承涛能够剿灭伪周贼军了。

    又觉得此人和清军作战还算不错,所以干脆调他担任宣大总督,让他和清军折腾去。

    至于陕晋豫湖广等地的军务,则是交给了孙传庭。

    陕西巡抚孙传庭因为剿贼有功,接替洪承涛总理陕西、山西、河南、四川军务,负责围剿流贼的同时,更重要的防备伪周贼军杀入陕晋豫地区。

    杨嗣昌的动作还不止这一点,他人还没有到任,但是已经是直接影响朝廷,启用兵部左侍郎王家祯,加督察院右佥都御史衔总理南直隶、江西、湖广军务,说白了就是专门用来对抗伪周王朝,阻拦伪周贼军杀入江西、南直隶的。

    而此人的政治地位可比洪承涛、孙传庭,史可法之类的强多了。

    之前的洪承涛,也只是加兵部尚书衔而已,只是加衔而已,但说到底还是地方文官。

    但是人家王家祯,可是实打实的兵部左侍郎,部堂高官,如果不是杨嗣昌过于强势,同时担任兵部左侍郎的时候也受到了伪周崛起,清兵入关的负面影响,否则接任兵部尚书的就是他王家祯了。

    嗯,在兵部尚书张凤翼自杀后,杨嗣昌请辞暂时没到任的情况下,他已经是明王朝里能够拿得出手来,地位最高统兵文官了。

    他亲自南下南直隶坐镇,可见明王朝对南直隶局势的担忧,对伪周贼军的恐惧。

    在明王朝君臣的心中,伪周贼军的威胁可比东掳大多了,要知道,就算是清兵入关了,崇祯震怒杀了一批人,但是明王朝可没有把一个兵部侍郎直接派到辽东去坐镇。

    怎么说呢,东掳撑死了也就时不时入关劫掠一番,你要说现在东掳能够直接破关而入攻占京师甚至争霸天下,这个可能性不大。

    怎么说呢,现在的东掳也只是恶心明王朝而已,但是还没办法给明王朝造成什么致命的威胁。

    但是伪周贼军不一样啊,郭贼已经窃据湖广,下一步就要打江西和南直隶了,到时候南直隶都完蛋了,明王朝不完也算完蛋了……

    伪周之害甚于东掳,乃是明王朝君臣的共识!

    洪承涛调任宣大总督,孙传庭总督四省军务,王家祯总督南直隶等地军务。

    这三人的变动,直接影响了明王朝的整体军事格局。

    而这还是上层的变动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