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90章 伪周之害甚于东掳(第2/3页)  好歹也是个皇帝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而中层的变动以及具体政策的变动更多。

    比如在和伪周贼军、清军的一系列作战过程里,地方卫所如同废物,营哨兵难堪大用,新标军却是大出风头。

    过去半年里,标军这个词已经不是什么新名词了,早就已经是传遍了明王朝的高层。

    这种总督、巡抚直辖的督标、抚标,以新式战事、新式装备为主,其战斗力已经是在一系列的战斗力得到了证明。

    尤其是王东义率军在京畿一带和清军作战的时候,表现的非常抢眼,竟然是在正面交战里胜过了清军,并且歼敌过千,这堪称明王朝最近几年来对阵清军的最大胜利。

    而且最关键的是,这一场战斗以及后续的几场战斗,可就是在北直隶一带进行的,说是直接发生在明王朝的君臣眼皮子底下也不为过。

    王东义所部的抢眼表现,一定程度上都是减轻了洪承涛的责任。

    如果没有王东义所部的抢眼表现,估计洪承涛这会都已经是被问罪下狱了,那里还能担任宣大总督,继续统管关内的众多明军啊。

    清军退去后,王东义因为卓越的战功,已经是被升任总兵,可以说已经是达到了他身为武将做能够达到的巅峰了。

    再往上的话,基本没他啥事了,除非他去考个进士回来当文官……

    但是现在官帽子对于现在的王东义而言也不算什么了,他又不是靠着什么副将、总兵之类的头衔得到的权势,他靠的是麾下五千大军。

    因为出色的战绩让他很受崇祯的欣赏,崇祯让王东义留在京师郊外的通州一带练兵扩军呢,并赐名他的军队为‘天东军’。

    说实话,这名字王东义不喜欢,听着和卢象升的天象军差不多,而卢象升的天象军早完蛋了。

    但是这名字是御赐的,不喜欢也得受着。

    随后崇祯又给王东义诏令,让他早日把天东军扩充到万人以上,甚至为了让王东义练兵扩军,从省吃俭用攒下来的内库存银里,拿出了五万两银子支援王东义扩军呢。

    当然了,这五万两银子最后到王东义手上的时候,已经只剩下三万两银子了,至于剩下的两万那里去了,你问王东义,王东义也不知道,也不在乎……

    区区三万两银子而已,够干嘛的!

    他王东义麾下的天东军,每个月训练打仗花钱如流水,这三万两银子可顶不住,他要的是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呢。

    因此王东义没把这几万两银子放在眼里,而是准备自己捞钱!

    但是王东义很快就发现,留在北直隶京畿通州后,这钱不好捞啊……

    这地方大佬太多,随便捞点钱就有什么皇亲国戚朝堂重臣冒出来了,继续硬着头皮收?那恐怕就要成为林士年第二了。

    不收?他的天东军怎么养活?

    于是乎王东义就变得非常的郁闷,这钱不好捞,但是数千大军天天都要花钱,并且还要持续扩军呢,这花钱更多。

    最后他也就没兴趣继续在通州待下去了,这破地方不是人待的,想要干点啥都干不了,还不如走人去其他地方呢。

    而走人的话去那里?

    南下?肯定不行啊!

    南下有伪周贼军,他傻了才会南下,当初之所以跟着洪承涛北上,可不就是因为不想要南下嘛,要不然你以为是朝廷或者洪承涛命令他北上的啊?

    是王东义自己想要北上的,他宁愿和清军干架,也不愿意南下和伪周贼军干架!

    如果王东义直接不想要北上,崇祯一天发十二道诏令过来都没卵用。

    数千新标军在手,谁他妈敢强行命令他做不愿意的事,去不想去的地方?

    之前洪承涛都得哄着他,现在的孙传庭也得哄着他,就连崇祯都照样得哄着他。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