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忙活(5)(第3/4页)  紫色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文化和汉民族文化对世界和做人的一些道理。比如说,古代书法,从篆体到隶书、楷书,最后到魏碑,都讲究藏锋,告诉人们不要锋芒毕露。魏碑更有深之,其字形讲究“方圆”得体,告诉人们,天圆地方,该圆的时候不能方,该方的时候不能圆。这种对人世和环宇的观点还显露在古代钱币上,外圆内方。这种渗透到骨子里的儒家思想,西方人是不能理解的。就是到了今天,他们讲究的谦逊和尊重的美德也不过是我们传承几千年习俗中的一点皮毛而已。

    但是,人的思维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到了宋代,赵家皇朝也走入了迷途,对社会和世界的认识的变化也反应在书法的变革上。比如,宋徽宗赵佶就独出心裁的发明了瘦金体,其实,瘦金体就是在传统楷书的基础上取消了藏锋这个概念,他反应出来的实际就是遇事不过脑子,还被一些文官给左右,喜欢听吹捧,喜欢搞“高雅”,最后被金国俘虏了,还给他封了个“昏德公”的雅号,最后死在了五国城的土坑里。这里的土坑实际上就是被后人说的“地窨子”,别说是在那个年代了,就是在刚刚解放的时候,五国城一带的老百姓有几个不是住在半地上半地下的地窨子里?宋代的这个变化其实就是当时社会出现了变异,那个时候的汉人没了汉武盛唐时期的霸气,少了向困难和外族斗争的勇气。为啥?经济太发达了,社会的物产太丰富了。有学者推算,北宋时期,一个县令每月的俸禄就折合纹银90两,折合到现在的钱,那可是有近13万元,要知道,当时的物价……

    “这个字我也要了!写的正经不错啊!小李啊,你赶紧落款……诶,你好像没有印啊,你自己都会雕刻,干嘛不给自己雕一枚印章啊?那个我先收着,等你有了印……”姜祷铭急不可耐的走过来要把李凡写的字收起来。

    “我这就是随手涂鸦,根本就登不上大堂的!”说着,李凡拿笔在自己写的那几行字上画了个大叉叉,姜祷铭没来得及拦阻,眼看着那下半阙草书没了。

    “这孩子,写字是给自己看的,又不拿出去,怕啥?在伯伯这里还讲究?你看,伯伯都不在乎你还在乎吗?”姜祷铭有些急嗤白咧的说道。

    “练书法是为了练意炼神,您这练的没错。我那就是随性涂鸦,如何能进的了高雅之堂?不过是逗伯伯一乐而已。”李凡随口说道,“我们前来拜访您是为了《汝瓷春秋》电视剧的最后敲定,现在,我们的考试通过了没有呢?如果您觉得我们还是不过关,那我们就再等等,等您觉得我们过关了再来。如何?”

    “哎哟!我把这茬忘记了!行,就冲着你愿意再等等的这个话,我这里通过了。在投资上如果没有问题,我这个月底就可以开始进入摄影棚开始开工了。”

    其实,姜祷铭和李凡这简单的几句话里已经进行了若干个交锋了。姜祷铭用艺人们惯用的插科打诨之法,并不急着提那个电视剧的事情,他就是要试一试眼前这些个年轻人的定力。而李凡干脆单刀直入,抽冷子就发问了,并且表示“我们可以继续等”的态度。如果没有这个态度,姜祷铭很有可能就不会轻易的同意。因为,那表明平涛文化公司有“急功近利”之嫌。常年在文化圈子里打滚的姜祷铭当然知道如何鉴别谁是真的想搞艺术,谁完全就是为了赚钱。李凡表明的态度就是说明他们为了艺术不在乎等多久,而不是为了赚快钱去逼老艺术家尽快下决心,否则就要另选他人。看似不经意的话其实都包含着各自的原则。

    “那么好,一切以姜老师的决定为准,我们只是在最后审片的时候看一看,前期需要多少投资等事情您跟他们两个商议,我就不多嘴了。您那边有一块金丝绒,我正好利用你们谈事的时间把这手串帮你盘出来。”李凡说完走过去拿起了那块用来擦拭案几上几个玉器小摆件的绒布,“这些玉器小摆件都还不错,可惜,都是一些富含方解石的伪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