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四章 定风波(第2/4页)  大唐不良人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后,不但上次的疫毒绝迹,就连常连困扰长江流域的血吸虫病,也被他随手解决。    黄安县再无疫疾。    此法已经随着苏大为的力荐,在蜀中推广开来。    “陛下,通过古籍,和臣发明的显微镜,便能确定水中之虫,在以沸水之法,和填埋之法,便可解决沿江各地的疫情,若再配以臣发明之口罩,还有一些卫生条例,则大唐将永无疫疾!”    苏大为的声音,在大殿中隆隆作响,震耳发聩。    李治与不知何时走上来的武媚娘,手紧握在一起,用自己都没发现的颤抖声音,期待的问:“真的能消灭疫疾?”    “能!”    苏大为肯定的道:“臣愿以项上人头担保。”    “荒唐!”    李敬玄在一旁狠狠一拂袖,哂道:“疫疾古以有之,当年曹操都没能解决,蜀国诸葛孔明也无法解决,你居然说能消灭疫疾,简直滑天下之大稽。”    “右相。”    苏大为的目光转向李敬玄,那眼神里,幽深中,透着一种嘲弄。    那是智商与见识的碾压。    论权谋,论把握人心,或许当时没多少人,能超过右相。    但若论眼界,若论对这世界的见识,整个大唐,有多少人能超过苏大为?    可以说没有。    “右相,听闻你的才名,冠绝长安,如今亲眼见过,呵呵……”    苏大为摇摇头,嘴角微微挑起。    “你……”    李敬玄脸上变色。    苏大为这种不屑,比任何辱骂都更打脸。    这是当着李治的面,完全否定他李敬玄的立身之本。    “竖子!”    “怎敢如此轻视右相!”    “不要以为你做得两首诗,就了不起了,比起右相,你还差得远!”    文臣中,忠于右相的大臣们纷纷鼓躁起来。    右相不方便说的话,他们可以说。    右相不方便表的态度,他们可以代劳。    一时文臣中群情沸腾。    李治的脸色微变。    目光带着阴沉,看一眼文官中的人,再看一眼苏大为。    却见苏大为一拂衣袖,哈哈大笑。    浑不把这些文臣放在眼里。    同时他口里大声吟道:“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这首词一出,整个大殿,无论是李治还是武媚娘。    又或者是谷德昭,还有那帮闹起来的文臣,同时闭嘴。    没有任何一种语言,有诗词这般的力量。    有着穿透古今的力量。    这首词……    在场文臣都是此道高手,一耳朵就听出来,乃是《定风波》,又叫做《定风波令》。    出自唐教坊曲。    虽然唐以诗闻名,但诗词都是自古有之,只是在盛唐发扬光大。    在各种场合,唐人还是以诗相合为多。    词大多是在教坊做为曲目表演。    此时苏大为居然破天荒在此等场合,念出定风波。    细思……    他什么意思?!    李治与武媚娘,李敬玄与谷德昭,文臣与武臣,均面面相觑。    一时不解其意。    但抛去苏大为的用意不说,单听这首词,实在是令人感觉一股凉意从心底蹿上头。    嗯,上头了!    好词!    原来词还可以这样写。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这般旷达潇洒,浪漫自由!    让人不由好生羡慕啊!    李敬玄心中涌起异样感觉。    但下一秒,他立刻醒悟过来,双眸阴鹫的看向苏大为。    越是如此,此子越发可怕。    原本以为只是一个粗鄙武夫,但现在看,此人居然有如此才学。    可怕!    这样的人,若不能为己所用。    那便是一大祸害。    李敬玄只觉细思极恐。    无数念头在心中起伏。    而与苏大为做赌的谷德昭,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