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一章 世事洞明(第1/3页)  大唐不良人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来者,正是高崇文。 安东都护高侃之子。 在离开百济前,高侃将他交托与苏大为。 但苏大为回长安后,有心避嫌,与他们的联系也少了起来。 最近几个月忙着长安县的案件,安心做他的不良帅,与高崇文和李辩等人,更是没有了交集。 高崇文还在对苏大为提眉弄眼,冷不防身后传来一声咳嗽。 他好像背后被人抽了一鞭子般,立刻挺起胸膛,面色摒住,垂手立在道旁:“苏帅,请随我来。” 苏大为看了眼他,再看了眼站在阶上咳嗽的李思文。 向后者微微点头。 跟着高崇文拾级走入公廨。 一进大厅,首先看到的是一副如屏风般的巨大地图。 立于厅中。 数名将领正围在地图前,指着地图小声议论着什么。 转过屏风地图,一眼看到地图后的事物,苏大为眼前一亮。 沙盘。 这种东西原本是后世才有,但是苏大为在征西突厥时,就曾亲手用彩色陶泥做过简易的沙盘。 当时他做的还比较粗糙。 不过苏定方见过后,大为赞赏。 之前在征倭国时,苏大为也曾用过。 不过这只是苏大为为了用兵时,对地形加深了解才做的,当时并没有想太多。 现在,在兵部这里看到的沙盘,看起来更加完善和精致,规模也更大。 显然用沙盘来代替传统地图的做法,已经在兵部慢慢推广开了。 这对提升唐军的战力,好处显而易见。 苏大为跟着高崇文和李思文走进来,绕开围着沙盘讨论的数名将领。 这些人里,还有苏大为熟悉的脸庞。 有李谨行,也有李辩。 高崇文属于话痨,在一旁小声道:“苏帅,我们这些人现在弘文馆求学,顺便在兵部走动一下,一来做点事,二来,也可以增加兵事阅历。” 大唐官学,号称“六学二馆”。 六学是指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算学,这六门,隶属国子监。 二馆是指弘文馆与崇文馆。 其中,弘文馆本中太祖武德四年设立,初名修文馆,属门下省。 武德九年,太宗即位,始改称弘文馆。 置生徒数十名,大多是皇族勋戚子弟,学习经史书法。 入弘文馆,地位比国子监六学的学生显赫得多。 高崇文说完,嘴角不自觉得向上微微扬起。 他拉了拉苏大为的衣角,颇有些得意道:“坐在桌案上的那位,就是兵部尚书萧嗣业,这老头很严厉,一会苏帅你少说话,看我的眼色行……” 高崇文还要继续说下去,却见坐在桌案前的萧嗣业忽然站起来,眼中闪过惊喜之色:“苏大为,你怎么来了?” “见过萧尚书。” 苏大为站在下首,向萧嗣业行叉手礼。 而萧嗣业早已大笑着起身,上来轻拍了苏大为肩膀两下,又在一众人错愕的目光下,拉起苏大为,向公廨中其余将领介绍道:“你们平日里不是总问老夫,这沙盘从何而来,现在就告诉你们,此物,就是苏大为所创。” 整个兵部公廨内,瞬时安静。 无数目光,一下子集中在苏大为的身上。 苏大为的名字,听过。 但兵部管着大唐天下兵马,各处战事,平时听过的将领大小数百。 苏大为的名字虽然听过,却也不见得有什么特别出奇,能让人一下子想起。 但萧嗣业说起沙盘的创造者是苏大为,一下子就给所有人最直观的印象。 此人,当真是一手改良了行军地图的效率啊。 有了沙盘做实物,原来的行军地图看起来,简直就粗糙得难以忍受。 能发明此物的,绝非常人。 “不光是沙盘,军中的马鞍,还有蹄铁,马蹬这些看似不起眼,实则对骑兵作战,非常重要的器物,皆由苏大为提出意见做过改良。” 萧嗣业呵呵笑着,用力拍了拍苏大为。 “年轻一代老夫共事过的将领不少,但唯有你,才能令老夫记忆如此深刻。” “萧尚书谬赞了。” 苏大为忙致谢,并表示受之有愧。 一旁的高崇文看得目瞪口呆。 下意识的舔了舔唇,向萧嗣业道:“萧尚书,你认识苏大为?” “认识,当然认识。” 萧嗣业呵呵笑着,摸了摸白须,突然拿眼一瞪高崇文:“他的名字,老夫可以叫,高侃可以叫,你个小辈怎可失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