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零一章 队伍建设(第1/3页)  大唐不良人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所谓革命改造,自然是苏大为取法后世,针对倭岛的情况,所做出的一番设计。 要知唐军在倭岛上属于客军。 而且满打满算,登岛的唐军,一共也就两千余人。 这还不算各种原因的减员。 在苏大为与高市在筑紫野的决战,以及安文生后续对四国和本州用兵,唐军那两千余人,已经全部散下去做基层和中层的将领。 以唐军为骨架,大量吸收倭人加入军中。 以倭治倭。 如此,这场征服之战,才有可能打得下去。 但如果只是把这些投靠来的倭人当做仆从军去用,迟早会生出祸患。 大唐征调仆从军的前提是,唐军自身的实力足够强,压得住那些异族仆从。 这一点,在倭岛上,以唐军两千人的实力,是绝对不可能办到的。 至于增兵…… 百济这里都只有万余唐军,征兵就别想了,洗洗睡吧。 这个问题不解决,接下来必然会引发一系列的恶果。 要么,就是在唐军的帮助下,倭国本土势力觉醒,最后叛军四起,将唐军赶下海。 要么,就是军事哗变,大量的倭人,会将那点唐军给侵蚀,吞没。 最后提前帮倭人实现农民起义,建立农民政权版的大和国。 图啥啊? 为他人做嫁衣? 苏大为疯了才会这么做。 为了解决这件事,他在离开九州前,真的是几天几夜睡不着。 最后,终于想到了办法。 那就是取法后世,用革命改造之法,改造倭人。 具体的方法是,以都察寺探员和带去的不良人为骨干,迅速搭建起一个新的机构,暂以“不良人”为名。 建立的机构,实则是一个严密的组织,类似后世党派。 在倭人仆从中悄然推行。 只有作战最勇猛,最唐军最忠臣的倭人,经过层层选拔,才有一定机会能加入不良人。 加入了不良人,相当于就加入了唐军在倭国的高层,得以参与核心议事。 并且共同制订策略。 这是一种至高无上的荣誉。 除了金字塔的层级,这个机构也将荣誉推到无以复加的境界。 不过倭人就吃这一套。 所谓万世一系,武士道精神,与大唐建立东亚共融,为大唐天可汗献身,忠于不良人,吃苦在前享乐在后,做一个有意义的人,高极趣味的人,本质上并无区别。 人首先满足物质需要,其次便会升华到社交需求,和精神需求。 经过这种方法,在极短的时间里,已经拉拢了一批倭奸和死忠份子,投入“不良人”之列。 并且心甘情愿,百死无悔。 每个加入者,还要对着大唐都督苏大为的画像宣誓,此生对大唐奉献用命,绝不背叛。 整个仪式那叫一个虔诚。 没能加入的人,都还不高兴,急得跳脚。 不让加入还不成。 削尖了脑袋都想加入。 除了这些积极份子,更多的则是俘虏。 大量原本属于武士、贵族、外藩和倭王的私兵,在战斗中,成为唐军的俘虏,这部份人,与普通的农户不同,属于敌对力量。 这就涉及到一个心理改造的过程。 这是一个的系统的工程,绝非一句话,就能简单的令这些人投诚的。 而苏大为留下的方法,也十分管用。 首先做的第一件事,便是纠正这些倭人俘虏错误的观念。 列数倭王及上层贵族,向天下共主,天可汗的唐军发动白江之战,是错误的,是不顾兵卒死活的。 纯为私欲而让兵卒们去送死。 光是这么宣传,很难让这些倭人俘虏从心里认可。 这就涉及第二件事。 将之前加入“不良人”做为骨干的倭人,将他们陪送成政治工作的干部,让他们去向那些倭人俘虏做思想工作。 这些骨干里不少人原本就是地方的贵族武士。 如新右三郎。 有他们现身说法,再加上唐军搜集的一系列资料证据,终于令倭军俘虏改变了想法。 他们本来也只是底层的士卒,打仗送死有份。 真正的富贵,他们也享受不到多少。 反而被上面的贵族欺凌的事,时有发生。 这就涉及到第三件事,那便是“诉苦大会”。 通过倭人骨干细心耐心的引导,通过诉苦大会上,从投靠的骨干到地方农户的声讨,到倭军俘虏中,有人主动站出来历数那些倭国旧贵族对下层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