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候,打伤敌人的效果比击毙更好。特别对皇协军,心理素质本来就弱,同伴的惨叫哀嚎、鲜血淋漓,对他们更具震慑,更增恐惧。
而沈宸发现据点内似乎没有鬼子,否则,依着鬼子的性格,怎么会不出来追击
鬼子不在,只留下皇协军守据点,稍微考虑一下,也大概能猜到敌人的动向。
尽管是猜测,并不能十分确定,但沈宸觉得很有必要改变计划。
和余保根会合后,沈宸便把自己的判断说出来,简单商量了一下,两人决定分开行动。
沈宸先独自向鬼子可能返回的道路行进,余保根则回宿营地通知队员,并由他带路,追赶沈宸。
这样做是有理由的,基于沈宸对路程和时间的判断。
敌人很可能也是在早上出发,前往陈村。如果排除路上遭到堵截耽误的时间,就是绕路也将在三四个小时后到达陈村。
也就是说,敌人可能会中午在陈村吃饭休息。反正,沈宸不认为赵铁和老周会带着人和这股敌人硬拼,多半会骚扰袭击,然后撤出陈村。
而到现在,这股敌人还没有回来,最大的可能便是正在路上。而且,游击队的骚扰袭击是有效的,迟滞了敌人的行进,或者是引得敌人追赶而耽搁了时间。
不管怎样,沈宸认为即便在路上堵截不到敌人,回到陈村,再和夜宿村子的敌人作战,也是一样的结果。
既然敌人出了乌龟壳,沈宸无论如何也要争取机会,将敌人尽可能多地消灭在野外,消灭在这风雪之夜。
没有即时迅速的通讯,如何行动,就完全靠分析判断,靠猜测思考。事实证明,沈宸的猜想八九不离十,相当的准确。
此时,从祖旺出动的敌人正行进在返回的道路上。只不过,风雪之中,这伙敌人士气不高,脚步疲惫。
地雷的成功,使游击队掌握了一种有效的迟滞敌人前进的武器。
这种就地取材,简单易造的小东西并不意外地引起了战斗力不足的游击队的兴趣,唯一美中不足的是天气的寒冷,使刨坑掘土有些费劲。
但地雷这个东西,多的是心理威慑。只要让敌人知道脚下有雷,至于数量的多少嘿嘿,反正敌人也不知道,他们只要不敢放心前进就行了。
鬼子班长停下了脚步,举着望远镜瞭望,远处的人影虽然看不见了,但留给他的愤怒和郁闷却还充满胸膛。
几次短暂的袭击,炸死炸伤了三名帝国勇士,却连袭击者的脸面都没看清。如果不是他临机决定,让皇协军在前面开路,这种不明不白的死伤还会增加。
当然,日本人的性格是固执而死板的。为了达到目的,一些损失对他们来说并不是打击,反倒是前进的动力。
特别是后来,被地雷炸死炸伤的是皇协军,他们就更不在意。
所以,这股敌人遭到骚扰迟滞,但依然到达了陈村,也就达到了他们出动的目的。
尽管目的达到,但对敌人来说,却不是什么好的感受。不祥的预感被证实,驻守陈村的部队全军覆没。
随后,稍事休息后,鬼子威逼着皇协军向村外游荡不散的敌人展开了追击,想为死去的同伴报仇雪恨。
折腾了几个小时,这股敌人在风雪中东扑西追,却并没有多少实质性的战果。反倒是又引爆了几颗地雷,皇协军死伤过半。
眼见着象头蠢驴似的被东引西引,又冷又累,却不断遭到损失,鬼子班长无奈地下达了撤退的命令。
可撤退也不是那么容易,伤兵严重地拖累了敌人行进的速度。鬼子更是不仅有伤兵,还要带着两具尸体。
虽然这些负担都交给了皇协军,可返回的路还是显得漫长。
而沈宸轻装疾进,赶在敌人之前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