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32章 户帖(第3/3页)  我是大圣师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且他对人性持着的是悲观的态度,反而更能看开,就如刘三全糟蹋了那么多瓜,不过是收地。

    庄木匠问:“少东家,落户后,我能否回家。”

    家是老家。

    他与秦瓦匠不同,那怕遇到了朝廷大赦,秦瓦匠最好都不要回去。

    只要落户,庄木匠成了刘梁村的人,他们老家那个保正就无法用上番教阅或逃丁来勒迫庄木匠。

    这里还牵涉到一个户帖制度,就是户口本,不过宋朝的户口本更简陋,就是一张纸,多者百余字,少者几十字,上注户主,丁口数量姓名,田产,籍贯。

    每次田产交易甚至宅产交易,都会产生一张新的户帖,宋朝田产交易又频繁,知县不会一一过问,因此又产生“诡名子户”。宋仁宗时周淇担任江南西路转运使,搜刮出辖下各县三十万诡名户,也就是各大户与胥吏联手,将名下田产托于莫须有的女户名上,是女户,不用纳税。有的田产多,能诡出七十多家女户。江南西路做的太狠,周湛不相信我辖下各县能有这么多寡妇,才开始清查的。

    王安石借助方田均税法,对耕地划分更精细,先将耕地分为“陂原、平泽、赤淤、黑垆”四大类,每大类分成五等,然后将土地数量、类型、等级、税额一起写在户帖上。

    但方田均税法没有很好执行下去,如刘梁村的田等还是九等,户帖依然还是那个户帖了。因为户帖管理不规范,出现许多奇怪的事。如一士多解,考虑到路有远近,宋朝解试时间不统一,有的士子在这个地区没有考中,利用解试时间不统一,又跑到另外的州府去参加解试。还有水泊梁山三十六条好汉,纵横河北京东,官府一直搜查不到。

    不过某些方面还会有作用的,如庄木匠,居满一年,刘昌郝可以请孔押司,给他们开出正式的户帖,持着户帖回老家,因为宋朝是准许百姓流动的,或于异地落户,他们老家的保正便拿庄木匠没办法。

    刘昌郝想了一会说:“你若要回去,前两次,我让朱三他们中一人,陪你一道回去。”

    “那算了。”

    “无妨,前两次,你家只能回去一人,我让他们骑马带着你们回去,比较快,用不了多长时间,”特别是第一趟,庄木匠要处理房产与地产,容易产生纠纷,上番与教阅不能对付庄木匠,纠纷时便能对付庄木匠,有一个京城来的牙人代庄木匠处理,他们那边的保正便不敢肆意妄行,然后刘昌郝看着纺车。飘天文学小说阅读_www.piaotianx.com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