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229章 无虞之谏(第1/4页)  大唐之绝版马官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晋王去主持吏部,替朕整顿门荫及科举之制!朕无意彻底取消门荫,但官宦之再想得到散阶,得给朕拿出些新面貌来。‘品’入仕必经吏部简试,合格者才可任用。”

    金城公主高兴地对晋王道,“四王兄,你也是正三品实职了!可不要令皇兄失望!”

    李治起身,郑重应道,“臣弟定然按着皇兄吩咐,仔细将事做好!”

    一顿饭的功夫,因为一件传言,金徽皇帝将礼、吏之要政尽委于两位兄弟。而惶恐不安的妹金城公主,终于重现花样笑靥。

    ……

    六月二十六日,己亥。

    朝会在东宫明德殿举行,大臣们单从刚刚晋位重职的几个人身上,看到了新皇理政的气势。

    濮王李泰任礼部尚书,晋王李治任吏部尚书,薛礼任兵部尚书,原礼部尚书于志宁,填实了自褚遂良离任后一直空缺的中书令,樊伯山出任门下侍中。

    人们惊讶于李治还能位居吏部这样的重职,要知道,吏部尚书掌管天下职官的遴选、勋封、考课之政,以三铨之法为国选材,权力大得很。

    也就是,当初晋王、马王之间禅让储位这件事并不存在什么虚妄,新天和晋王之间不但没有戒备与隔阂,反而互不相疑。不然,天岂能随便将吏部尚书这样一个极其便于收拢门生、扩充党羽的差事交给晋王?

    长孙无忌理性地看待了这件事,妹妹长孙皇后存世的三个儿个个不孬,而自己不必再卷入他们之间的纷争、被动做出艰难的选择,这真是老天之幸!

    早年在立晋王时,贞观皇帝对李治懦弱的性情忧虑不已,长孙无忌因为晋王是自己外甥当中最后能拿得出台面的,从而极力支持,最后晋王终成太。

    贞观皇帝最终放下忧虑、让赵国公如愿以偿,但赵国公对他总含着一丝亏欠之意,金徽皇帝的横空出世,终于让赵国公的这丝亏欠之意烟消云散了。

    妹妹长孙皇后的这个失散多年的儿,沦落于尘世、而未泯灭于尘世。

    他现身于马厩,一路奋发,胜绩接连,以无可怀疑的实力、且不以手足相残为代价登上新君之位。难道这不算天意?难道这还不能明、皇族与长孙氏血统之结合,乃是珠联璧合的绝选?

    他的儿长孙润年纪轻轻,便已晋身为从三品的左千牛大将军,为皇帝守卫大内玄武门,如果不似薛礼那般得到皇帝的深度信赖,这是绝无可能的!

    可以这么,时常将这些事从头掂量一番、并暗自喜悦不已的不是别人,正是赵国公长孙无忌。

    再看看组成新皇后宫的一后九妃,又像是老天爷特意给挑选出来似的。

    皇后柳玉如与新皇荣辱与共走到现在,两人感情笃厚无人能及,柳玉如也没什么亲戚,唯一一个异母的妹妹崔嫣也在后宫,那么后宫也是安稳的。

    她们的生父柳将军即便有再大的荣耀,那也是过世人了,赵国公同样不必担心有新的外戚出现、从而威胁到他这位元舅的地位。

    只从这一点上来看,金徽皇帝就比李治更令长孙大人称心。

    贵妃谢金莲、德妃思晴娘家已无人,婉妃在家是独女,父亲虽是凉州刺史,但不久将致仕,容妃和蓝妃是一对姐妹,她们除了田地城老实巴交的双亲之外,亦无另外的牵连。

    殷妃的父亲、叔叔倒是同居刺史高位,但以台州刺史苏亶和均州刺史苏勖的为官之道,以及苏殷以往的挫折经历来看,这家人绝非惹事之人。

    淑妃樊莺的叔叔樊伯山出任侍中,是目前看外戚当中唯一掌握重权的人,但樊伯山中正少谀,自出仕以来从未拉帮结党,这一点亦可放心。

    别看金徽皇帝独出心裁地一下封了九妃,但细思之下却不会出现错综复杂的后宫与外戚纷争,这也算是奇迹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