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95.中国传统文化缺失什么?(第2/3页)  且拾起一池落花:一位心理学家的感怀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治不等于现代文明的法治。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缺失。

    (二)中国传统文化缺失民主意识

    民主,既是现代国家的统治形式,也是一种国家形态。民主的基本含义就是以多数人的意志为政权的基础,承认公民的自由、平等。如同直立行走时人类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一样,民主也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

    民主不是抽象的概念,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不同的生产力水平和不同的文化中,它的具体内容是不同的。但是,作为一种统治形式和国家形态,无论是什么具体社会历史阶段,民主有其基本的特征和价值:

    1.自由与平等的统一。民主首先表现为社会的每个个体都有基本的自由权利。个体可以自由地支配自己的身体和精神,自由地决定自己的事务。

    2.多数人裁决和少数人保留意见的统一。

    3.选举和监督国家公职人员和服从公职人员依法管理的统一。

    4.民主与法制的统一。

    这些基本特征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不存在的。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家确实有强烈的民本思想和传统,但,民本与民主是两回事,不能同日而语。

    “民为邦本”的说法最早出现在夏代。春秋时,孔子则明确提出“民以君为心,君以民为本”的观点。孔子形象地说:“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孟子更是直截了当地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残暴的秦王朝颠覆了儒家的传统,贯彻法家政治,背离了民为邦本的理念,惨遭失败。西汉政治家贾谊重提“国以民为安,君以民为威侮”的儒家观念。中国历史上贯彻民为邦本最好的皇帝是唐太宗。贞观盛世显然与民为邦本的政策有直接的联系。

    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儒家的民为邦本的思想,对抑制王权的**无度,防治暴政残害百姓具有积极意义。但,它并没有丝毫承认个体民主权利的意思。它是为皇权的根本利益服务的。民本与民主不是一回事。

    民为邦本的形象,在中国戏剧中的典型人物是徐九经。他的标志性口号是:“当官不为民作主,不如回家卖红薯。”但我们要知道,官为民作主,不是我们向往的民主啊!

    有人把民主仅仅当作手段,而不把它当作人民的权利,其结果就是利用民主的幌子大干**的勾当,就是以民主的名义强奸民意,愚弄百姓。这样的教训,难道我们能忘掉吗?

    在现实生活中,更普遍的现象是领导先作决定,然后要求群众表态走一个“民主”的过场。这种形式上的民主,本质上是假民主。

    现代社会的民主,是与文明、法制、经济发达、社会进步紧紧连在一起的。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找不到生成和存在的条件。因此,我们要努力学习和树立真正的民主意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政治民主和社会民主,巩固改革开放的伟大成果,使中国成为现代化的发达国家,完成振兴中华的历史使命。

    (三)中国传统文化缺失社会空间

    儒家文化认为,“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对于个人来说,人生的责任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因此,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上头是国,下面是家。“国家”就是这么构成的。每个个人,以自己的家为出发点和归宿,居庙堂之高就忠君报国,处江湖之远就修身齐家。在国与家之间,没有社会这个空间。没有社会空间,也就没有公民意识,没有公共精神,没有公共道德,没有社会服务,没有社会团体,没有社会合作,没有舆论监督等现代社会所必需的社会因素和生态环境。

    由于人际关系和社会生活的固有复杂性,一个单独的家庭是不可能胜任的。因此,中国人特别需要以血缘、宗族为依据,组成大家庭,再联合成宗姓和宗法的氏族网络。这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