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1章 欲寻佳木归圣众(三)(第2/3页)  宰执天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现在统领广西溪洞蛮兵,以及当地的一部禁军,再有一个指挥的神机营配合,莫说牵制大理军,直接攻下高氏老巢的善阐府,饮马滇池畔,也不是什么让人惊讶的事。

    但战争这件事,从来没有说百分百的胜算。兔子急了都能蹬鹰,何况人呢

    多路进军有多路进军的好处,如果挤在一条路上,兵力就会受到运力的限制;但分成几路出发,又会因为距离上的差距,无法设立一个指挥中枢来统括全军;可若是因此而让各路自行其是,齐头并进,却又有可能因为相互争功急进,最后造成当年伐夏之役初期的那一场惨败。

    “苏子元在邕州多年,有他主持粮秣事,玉昆你还需要担心而且李信、李宪都是打老了仗,前车之鉴不会清楚。”章惇笑道:“玉昆你在他们出发前,应当也没有少耳提面命才是。”

    稍稍议论了一下西南的战事,章惇、曾孝宽便告辞离开。

    送了章惇、曾孝宽出门,韩冈正准备处理一下手中的公事,太后那边又派人来请。

    韩冈看了一下堆在桌上的公文,揉了揉额头,然后便应诏入内觐见太后。

    抵达内东门小殿的时候,正好看见沈括从殿中出来。

    看到韩冈,沈括先是吓了一跳,然后才知道行礼。

    沈博毅、沈清直,沈括的两个儿子,一个是上舍及第的进士,另一个则是在横渠书院学习多年之后,于上一科考中了进士,位列三甲。现在两人都在外做官,刚中进士的沈清直还是县尉,而沈博毅,已经是乌程知县了。

    在韩冈出手相助前,沈括的两个儿子都给他家的悍妇给赶出了家门。沈括发妻的娘家势力太弱,不然也能帮沈博毅、沈清直撑撑腰。可惜,他们没有一个能与张刍一较高下的外家。

    现在两个儿子在韩冈的护庇下,先后中了进士,韩冈于沈括的恩德,可谓恩泽两代,他在韩冈面前也越发的谦恭。

    见得多了,韩冈一下便发现沈括有些不对劲,神思不属,失魂落魄。

    韩冈皱了皱眉,随着廷推一日近过一日,沈括也是越来越紧张,患得患失的表情,甚至连藏也藏不住。但再怎么样,也不能行诸于外,沉稳的二字评语,对宰执来说必不可少。

    “存中,出了何事”韩冈问道。

    “没有什么大事,只是又有些弹章。”

    沈括故作轻松的说着,只是笑容难看得很。

    “又是那些,都几次了,该习惯了才是。放心,放心。”韩冈笑着安慰了两句。

    沈括这两年,虽然在有了晋身两府的前景后,越发得清贞廉洁起来,做事也是鞠躬尽瘁。不论是御史,还是地方上的监司官,想要在他的账簿上找麻烦,都无功而返。但只要是在朝堂上做官,就没有不出错的时候。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李南公附和新党,不嫁同产妹这等私人家事,便被旧党御史拿出来敲打虽然这件事在如今的确挺严重御史找不到李南公贪赃枉法事,便去刻意翻他家里的老底。沈括比李南公问题更大,一个是过去没节操的事做得太浑了,旧账一次次的被人翻,另外一个,就是治家无方,连家都不齐,还如何治国平天下

    每一次沈括想要晋身两府,都会被一堆弹章砸到头上,这一次,他晋身的希望大增,头上的炮火也更加猛烈。

    沈括故而也苦笑得更厉害。韩冈要他放心,但如何能放心。

    之前韩冈也劝过,说是不招人嫉是庸才,存中你既然得太后看重,自是不免议论。朝廷设御史,也是催人勤谨。章疏中所论过犯,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不必忧虑重重。但要是这么简单就好了。

    韩冈也只是劝慰,既然是沈括本人犯下的事,他自己当然要为这些事负责。

    太后正在殿中相候,匆匆两句话,韩冈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