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69章 刺杀(第3/4页)  汉末弘农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

    “此计甚妙!”刘辩轻轻颔首,程昱这是围魏救赵之计,包围卜己的根据地,迫使卜己回师救援,而卜己与管亥本就有仇恨,很有可能他们自己先打起来,就散被识破了计策,只要双方错开时间,相对来说压力也会小了很多。

    商议完计策,一行人便下山来,向城内徐徐而去,一路之上灾民热火朝天的兴修水利,开垦荒田,城池上有会手艺的灾民正修葺加固城墙,而城外士兵往来调度,纷纷嚷嚷却又井然有序。

    其实按理来说,这北海郡实际上应该算是孔融的地盘,只是孔融作为一名诸侯实在是失败,如果放在其余诸侯的地盘,刘辩想要轻易入主,恐怕着实要费一番功夫,而且很有可能甚至根本进不了诚。

    如今的北海郡算是走上了正轨,原本城内的几十万灾民也有了用武之地,而王修曾经因为工钱一事而忧心忡忡,自从上了正轨以后,有大量的铜钱流入市场,然则当他月底盘算的时候,却发现工钱的开支不过是微乎其微,让王修彻底的拜服刘辩的手段之下。

    其实这在后世只是一个简单的经济循环而已,不过放在这个商业极为原始的年代,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也算得上是神乎其技了。

    “殿下,殿下~出大事了!”身强力壮的陈军气喘吁吁的向刘辩跑过来。

    “放肆~”曲阿剑眉微蹙,陈军刚刚跑过来停住脚的时候,开口训斥道:“胡言乱语,何为殿下出大事了?”

    “呃~”陈军一愣,随即讪讪一笑,他喊的话的确是容易令人误会,况且这里正是施工地,很容易让人误会,而引发一系列的变动,而周边显然有不少灾民转过头来,疑惑的看向这里,这些不知有孔融更不知有大汉,而只知给他们工钱与吃穿的弘农王。

    而正在忙碌的王修甚至已经走了过来!

    “好了,匆匆而来,有何要事?”刘辩摆摆手,示意曲阿不必如此,陈军是他当初在军中最底层提拔上来的人物,对他忠心耿耿,四维属性也算不错,只是性格有些莽撞。

    陈军闻言神色一凛,沉声道:“殿下设立的鸣冤鼓被人敲响了!”

    正大步走来的王修脚步不觉一顿,心中一紧,一抹阴霾隐隐的爬上了他的心头。

    鸣冤鼓,是刘辩刚刚接管北海郡权利的时候设立的,本意是为百姓提供一条能够直接上达天听的途径,也算是给世家大族带个紧箍咒,也有震慑之意。

    其实这玩意在历朝历代基本上都是存在的,不过这个年代还不叫鸣冤鼓,而是叫堂鼓,一般设立在县衙门口,掠过州郡一级的门口不设堂鼓,而是京城里专设的的登闻鼓,而且登闻鼓全国只有一个。

    登闻鼓的前身实际上取自先秦时期的路鼓,任何国民对于国君、酋长有意见,都可以敲响路鼓聚民而斥,若国君果真犯错,必须改之。

    然随着始皇帝扫荡六国平天下,有感天子威严而撤路鼓,后来高祖刘邦以秦为教训,重设路鼓,改名登闻鼓,然则随着这个年代世家大族权力越来越大,登闻鼓的位置也越来越不容易被民众接触,最后桓帝时期,以陈家、袁家为首的朝臣经过努力,最终把登闻鼓搬进了皇宫,且有重兵日夜防守,从此百姓不得见登闻鼓~

    然而现在刘辩虽设立鸣冤鼓,奈何官府在民间早已失去了公信,虽说鸣冤鼓的意义已经由八百里传讯兵传达各地,可惜却无一人前来敲响鸣冤鼓,或许有远路之人不及抵达,然则北海城内竟然也无人敲响。

    若属哦没有冤情,刘辩决然不信,施粥棚之不公,可是他亲眼所见,然则却无一人前来鸣冤,这不得不让他深虑官府之公信。

    其实鸣冤鼓刚刚设立的时候,以王修为首的州郡官员极其极其反对,然则这若是放在世家掌权的雒阳甚至是河内这种地方,刘辩都有可能承受不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