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九十九章 刘辩的失望(第1/2页)  汉末弘农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白波军大营,

    夜色沉沉,寒意袭人,熊熊燃烧的篝火也无法抵御冬日的严寒。除了负责警戒的士兵,绝大多数白波军已经紧于帐中沉沉入睡,寂静的大营里除了柴火燃烧发出的噼叭声以就只有士兵不时发出的梦呓声。

    刘辩靠坐在一株古树下,明亮深沉的黑眸仰望满天星辰,睡意全无。

    白天里各路诸侯的表现,当真是让他失望透顶,尤其是袁绍虽口口声声的高举着兴复汉室的大旗,可所作所为却没有一点点想着兴复汉室的迹象。

    鲍忠三千人在斜立坡遭遇伏击,如此重大的事情,竟然没有一个人当成一回事,最后在他极力要求之下,众人无奈才派出一支万余人的队伍发出,查询暗中敌人的动向。

    然刘辩明白上面主将都不成当一回事,下面的人恐怕也不会尽心尽力,尤其是这万余人还是各方人马凑成,铁定是无功而返。

    可他心里却是隐隐不安,须知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从伏击鲍忠的手段,便能看出来此等之人手段之凶残,如果不能将其寻找并击杀的话,最后很有可能成为压垮联军的最后一棵稻草。

    说实话,袁绍的不作为让刘辩很费解,照目形式发展下去,联军最多几个月就散了,最后怎么可能逼得董卓放弃雒阳、迁都长安呢?

    当然,迁都长安这件事,刘辩早在举兵之初,就召集胡昭、雷术二人商议过,不过胡昭很肯定的告诉他,董卓绝对不会迁都长安。

    依照刘辩对此的理解,其实董卓迁都长安之根本缘由,一者是尤其河内军白波军势大,董卓害怕其于关东联军相互勾结,截断其后路,二者恐怕就是放弃一个雒阳,就相当于扔下一颗肉骨头,让联军去互相抢夺,实际历史上的结局确实如此。

    联军攻入洛阳以后,便因为各自的私心以及董卓主力尚在的威胁,最终不多久便散去了,自此以后联盟中两个最有人望的群雄袁绍、袁术便率先挑起内斗,紧接着各路人马纷纷相互攻伐,而董卓在长安一隅把持着他的小朝廷,各地诸侯间公开的杀戮也已经无人能管束,甚至再也不需要假借任何名义,三国割据战乱弱肉强食从此全面展开。

    不过这一切都是建立在历史上刘辩已经被毒死的情况下,现在刘辩穿越来了,首先就收服了白波军,董卓已然没了后顾之后,而刘辩参加联军的情况下,即使董卓放弃了雒阳,也绝无可能引起联军的内讧,反而会使原本的正统地位变得不合法,最终失去最大的优势。

    李儒不是一个傻子,反而是一个相当聪明的人,所以他一定不会建议董卓迁都长安。

    只是就依照目前形式,刘辩自忖即使他不穿越来,联军内部已经起了诸多不和谐的声音,根本不可能逼迫的董卓迁都啊。

    不对,一定是有什么遗漏的地方,刘辩眉头紧锁,暗自沉思,陡然想起来曹操前一段时间来夜访的时候,对他说的那些话。

    董卓一定会因为袁绍身为联军盟主而迁怒袁家,他让袁术当副盟主也是存了火上浇油的心思,不错,一定是因为袁家最大的支柱袁隗、袁逢的死亡,才让袁绍成长起来,残让这位历史上有名的枭雄一改往日而决心与董卓一战。

    正当刘辩沉思的时候,背后响起脚步声,豁然抬头,只见一袭白盔白甲的赵云正疾步而来,赵云身后还跟随着九名白马义从。

    “我等见过殿下!”

    “免了~”刘辩指了指旁边的空地,赵云躬身一礼恭敬的席地而跪。“子龙,在孤这里住的可还习惯?”

    “末将原以为天下兵锋之盛,非公孙将军麾下莫属,却没想到云竟看走了眼!”赵云摇摇头,指了指九名白马义从,感慨道:“他们跟随末将久矣,一身本事也学的七七八八,却不想与军中诸位兄弟比武,无一人获胜,直到看见殿下定下的训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