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094章 村镇制度(第2/3页)  灭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以“乐福规章”为代表,包括村镇制度、畜牧和定居制度,开始在关外执行,蒙古各部落被大规模归化。

    当第一营传回讯息,征服克什克腾部,头人索诺木归顺的时候,李自成除了欢喜,已经没有烦劳。

    克什克腾部人口不过千人,并没有被满清编。

    李自成亲率第一营剩余的三个骑兵团和亲兵南下,而狼骑兵则是穿越维方县南下,直扑巴林部。

    天命军从居庸关出塞,北上上谷府,绕了一个大圈,这次是从北向南进军。

    李自成行至克什克腾部,雷万军已经在吉拉巴斯峰迎接,“皇上,微臣在此迎候皇上,第二团徐永胜部已经东进,将与狼骑兵合击巴林部。”

    “万军起身吧!”李自成扫了眼远处零零散散的牧民,道:“克什克腾部现在怎么样,还有多少壮丁?他们是诚信心归顺吗?”

    “回皇上,克什克腾部尚余五百余丁,”雷万军起身答道:“这五百余丁,现在都在第一团的控制之下,至于他们是否诚信归顺,微臣就不知道了……”

    “五百?”李自成心道,上次的讯息上不是说一千,为何只剩五百了?一定是雷万军他们屠杀了!

    他没有怪罪,并非因为雷万军是他的亲兵出身,而是因为,这些蒙古人曾经杀过不少汉人,崇祯年间,他们随着满清的骑兵破关,京师周围的不少杀戮、劫掠,也有他们的份,活着的蒙古人,手上都有可能沾染了汉人的血泪。

    他不是复仇,冤冤相报何时了?

    华夏的北疆,要想永保安宁,只有归化边墙外的蒙古人,杀戮一些,可以震慑活着的人,人口越少,实力就越分散,归化为汉人的可能性就越大。

    “皇上,微臣……”

    李自成摆摆手,“五百也好,人丁越少,需要的牧场就会越少,畜牧、定居,也会更加容易,不过,只有五百丁,这个知县,也就不能由索诺木来做了,”他回身看了眼身后的随军官员毛承功,“承功,这知县一职,就有你出任吧,别嫌人口少,能将这些蒙古人完全归化为汉人,也是大功一件,如果条件允许,朕预备向此处移居一批汉人,哪怕数十、数百也好。”

    “微臣谢皇上厚恩,”毛承功叩头谢恩,又道:“皇上,此处偏远、寒冷,恐怕不会有百姓愿意来此定居!”

    李自成想想也是,此处距离北京,约有六七百里,便是距离边墙,直线距离也有三百里,除非犯了死罪……

    他忽地心中一动,华夏境内,死刑犯不会太多,但还有不少重刑犯,如果将他们迁移过来……

    想到此处,李自成翻身下马,道:“小米,立即给北京传讯,让梁文成将北五省死刑犯、剩余刑期在五年以上的重刑犯,全部组织起来,只要不是谋逆之罪,一律改为发配关外,先集中在此处,奥,承功,你说说,此处既然立县,应该叫什么好呢?”

    “微臣求皇上赐名!”

    “也好,”李自成略一思索,道:“就叫‘采滨’吧!承功,从现在开始,你就是采滨知县了!”

    “微臣多谢皇上!”

    李自成让毛承功起身,却让何小米尽快给梁文成飞鸽传,让梁文成将北五省死刑犯、剩余刑期在五年以上的重刑犯,全部迁往采滨县,只要他们来到采滨县,将立即释放,归为百姓,官府将发给牧场、牛羊。

    毛承功急道:“皇上,这些犯人发配采滨县,微臣哪有牛羊送给他们?”

    “毛爱卿,朕首先纠正一点,只要这些人在采滨县安家落户,他们就不再是犯人,而是普通的百姓,”李自成道:“至于牛羊,爱卿不必担心,按照虎骑兵、狼骑兵的军律,他们每次的斩获,三成上交,加上第一营的斩获,要养活数百男丁,应该不成问题吧?”

    雷万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