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章 安王的意思(第2/3页)  帝御仙魔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两镇,此战定河东之后,黄河以北,吕梁山以东,大唐最重要的北方重地,现今大部分都在孤王与尔等掌控之中。只余镇州成德、定州义武、幽州卢龙三镇。也就是说,孤王只需再将此三镇纳入囊中,北方便尽在孤王掌握!”

    刘敬思、康承乾、薛威等人闻听此言,莫不色变,一个个顿感如坐针毡。

    所谓吕梁山,便在黄河几字弯的东侧,也就是说,李晔只要再平了成德、义武、卢龙三镇,黄河几字弯以东、中原以北的地方,全都成了他的势力范围。

    这还不包括天平、平卢两镇。

    而听李晔的意思,他正准备这么做!

    这才是众人最担心的。

    李晔平河东时,从平卢出发,渡过黄河,一路向西,沿途攻克魏博、收服昭义,早已将河东和平卢连成一片,之间再无阻隔。

    李晔既然得了河东,自然不会拱手让人,偏偏昭义军的地盘,就横在河东与魏博之间。在李晔已经得到魏博的情况下,他如果想要坐拥河东,昭义的位置就极为尴尬。

    总不能坐视昭义卡在喉咙里吧?

    对李晔而言,这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

    康承乾这几天是吃也吃不好,睡也睡不着,就怕李晔回师平卢的时候,顺便把他的昭义军也夺了去。

    这个局面,在攻河东之前,康承乾就很是顾虑,为此昭义军内部还吵得不可开交。

    只不过最后在李克用与李晔之间,康承乾选择了后者。毕竟李晔是唐臣,昭义军只要不被揪住辫子,他总不好平白无故,来攻打昭义军吧?

    谁曾料想,眼下长安被攻,朝廷危殆,李晔固然失去了大义名分的强援,但从另一方面来说,也没了桎梏。

    天子都被劫了,天下大乱了,我李晔身为唐臣,又是李唐宗室,贵为亲王,当然要平定四方,还大唐一个朗朗乾坤,再续大唐国祚——这没毛病吧?

    这两日,康承乾已经上上下下,把李茂贞的十八代祖宗问候了百余遍。如果现在能跟李茂贞见面,他一定会揪住对方的衣领愤怒质问:竖子为何害我?!

    李晔见众人忐忑不安,康承乾更是汗如雨下,心里倒也觉得有趣。

    他继续道:“李茂贞攻打长安,朝廷危在旦夕,孤王身为李唐宗室,不得不为社稷考量。一旦天子落入敌手,社稷沦陷,孤王也得为大唐长远谋划一二,不能坐视大唐皇朝就此崩塌。”

    众人浑身一颤。

    这话的意思就很明确了。

    自古以来,天子落入敌手,也就意味着皇朝不存,大臣们若想保存社稷,延续国祚,就得扶持太子、宗亲登位——再立一个天子,重建朝廷。

    很明显,李晔就打算这么做了。

    而且他不需要别人扶持,他本身就是李唐血脉,位至亲王,在天子果真落入敌手的情况下,自立旗帜,没人能说他的不是。

    如果说,之前李晔行事还有朝廷在头上,哪怕李俨信任他,哪怕他有节制山东军政,便宜行事的大权,但归根结底,他只是个臣。凡事他还得上奏朝廷,走个程序,有诸多掣肘。

    那么现在,一切就都不同了。

    随着李茂贞攻打长安,天子有落入敌手、朝廷有名存实亡的危险,李晔只要心狠一些,行事果断一些,就能彻底摆脱朝廷的束缚。

    当然,在李俨还在的情况下,他当然没必要说我自立为帝,在山东再建一个朝廷,搞得跟乱臣贼子一样,给诸侯口实,在大义上失节。但却能打着为大唐廓清宇内的旗帜,自行其是。

    如此一想,康承乾又把李茂贞的十八代祖宗问候了一遍:你攻打长安挟持天子,到底是害安王还是帮安王?

    康承乾当然知道,李茂贞攻打长安,是想要挟天子以令诸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