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641章 再见马登(第2/3页)  相宝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在中国传统的金彩瓷制作过程中,明清之前,最通用的技法是“金箔贴金”。

    明代的《天工开物》中记叙过金箔的制造进程:“凡色至于金,为人世华美宝贵,故人工成箔然后施之。凡金箔,每金七厘造方寸金一千片,粘铺物面,可盖纵横三尺,凡造金箔,既成薄片后,包入乌金纸内,竭力挥推〔椎〕打成。”

    金箔贴金工艺,非常高妙,所贴金彩,有凹凸感,光泽好。代表作有元代蓝釉金彩缠枝莲匜(音义)

    有利有弊,金箔贴金有两处弊端,其一是成本太高,不利于金彩瓷的推广;另一则是需要厚胎,这导致瓷器分量加重,不够轻巧。

    第二种上金彩的技艺则是“金粉绘画”,把金粉溶于胶水中,然后用绘笔描画瓷器纹饰,俗称“描金”。

    这种上金彩的技术,是目前中国瓷器通用的方法,包括之前的润馨瓷厂。这一方法很早就流落欧洲,因此也有部分欧洲瓷器厂家在采用,譬如道尔顿的金彩骨瓷。

    康熙五十一年(1712),耶稣教传教士昂特雷科莱(殷弘绪),给奥日神父函件中曾说到景德镇金彩的调制办法:“要想上金彩,就将金子磨碎,倒入瓷钵内,使之与水混合直至水底呈现一层金停止。运用时取其一部份,溶于适当的橡胶水里,然后掺入铅粉。金子和铅粉的配比为三十比三。在瓷胎上上金彩的办法同上色料的办法相同……”

    这欧洲神父,干得都是什么勾当?妥妥的商业间谍!

    描金工艺,好处不少,譬如省金,譬如图案生动,但它同样有问题,那就是“脱彩”。一旦有描金部位脱彩,会影响整件瓷器的形象。

    以德国梅森瓷器为代表欧洲金彩瓷,他们使用的是什么工艺呢?

    就是卢灿刚才提到的“金王水”——将黄金溶解于王水(浓硝酸与浓盐酸按体积比1∶3制造的混合物),然后绘画,也就是有名的“金水绘金”。

    “金水绘画”要比“金粉绘画”耗金量更低,作用非常好,能够呈现出美丽光泽,描金部位平整、不易脱彩,对瓷器的厚度也没有要求,所以在当代欧洲运用广泛。

    八十年代的中国瓷器,在这项技术上,研究成果一般般。卢灿上辈子曾经试验过,可惜最后没能拿到最佳配比,这次……润馨瓷窑终于试验成功!

    难怪这两人嚷嚷着要去“横扫欧洲”!

    卢灿又将另外几家欧洲瓷器拿过来,逐一对比,润馨的东西,确实不比他们差。随即点点头,“OK!你们准备好,去欧洲亮亮相。”

    此时,还没有明确的奢侈品展,金彩瓷的分类并不明晰,是可以亮相珠宝展的。

    谈定此事后,卢灿随口问道,“茶博那边,什么时间完成?”

    温季宸忽然神色有些尴尬,“您知道了?”

    不是已经拿下标书正在烧制吗?知道什么?出什么问题了?卢灿莫名其妙。

    三月底,香江润馨瓷器和台北老方窑联手拿下茶博馆的标的,一共四百九十七件瓷质茶具,润馨主烧制,老方窑调釉色,竞标利润八二分。

    冯双努机灵些,立即帮温季宸补缺,“卢少,不是茶博竞标的是。而是……我们借鉴了老方窑的釉彩,才有了这次金彩瓷的配方……”

    晕!吓自己一跳!

    这家伙,说得这么好听,借鉴?不就是偷师吗?老方窑师承东瀛瓷器,他们的色釉配方,确实有精妙之处。

    “还是要加强我们自身的调色能力,还有瓷形设计能力。这次去欧洲,带上桂生师傅,再带几名年轻拉坯师傅,让他们切身感受,世界主流瓷器在造型方面的时尚性。”

    卢灿一直觉得,中国瓷器的落后,并非在瓷器质量,而是造型……缺乏创新与创意。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