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45章 印度细密(第1/3页)  相宝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储藏室在三楼,这里是芬科基家族真正的馆藏室。

    引着几人上楼,安东尼为他们介绍,威尼斯这座小城,最初是建设在沼泽,地势很低,经常遭受洪涝的侵袭,因此这里的一楼一般不住人,将藏品安置在三楼,安全。

    “芬科基先生的这批藏品,什么时间入手的?”许佳闻开始打探消息。

    上楼之前已经分工,对东方藏品,许佳闻的鉴定眼力还不够,卢灿专职负责鉴定,他自己负责还价及探听信息,阿尔达汗帮闲。

    安东尼呵呵两声,也没隐瞒,直接说道,“我祖上是位军人,曾经去过中国,在那边住了五年直至退役,后来他和一同退役的士兵,做了点小生意,有些资本,归途中又经过印度孟买,在那里他又收购了部分南亚大陆的物品。稍后你们要有兴趣,都可以挑选。”

    虽然他没有说明,可意大利军人去大陆耀武扬威,那必定是八国联军了。

    此时的欧洲,对八十年前的那场战争中根本就没有印象,甚至很多人都不知道有这么一回事。即便是意大利的教科书书上,对此事的记载也不过寥寥数句,记录的重点还是意国政府退还庚子赔款事宜——三十年后依旧如此。

    至于忏悔,那更没可能。

    庚子事变意大利一共排遣了多少人?

    意大利王国分遣队总数为1882名士兵和军官,83名官员以及178匹骡马。1900年7月19日离开本土,8月29日抵达大沽口,在中国登陆后部队乘坐火车前往京城。

    事实上他们去晚了,早在八月十六日,京师告破,可意大利军队同样在事后镇/压了诸多零星反抗,譬如婵海煓香主领导的义和拳北字堂的六百多拳民。

    虽然去晚了,可这些人同样在京师搜刮了不少好东西,尤其是其中两个常驻连队——分遣队1902年返回意大利,但依旧留有两个连队的士兵,与美国海军陆战队驻扎津门,一直到1905年才返回意大利。

    安东尼说他的祖上在内陆驻扎五年,估计就是留下来的两个连队中的一员。

    卢灿瞥了他一眼,没想到自己竟然遇到当年强盗的后人。卢灿甚至能猜想到,他们芬科基家族之所以能在不久后开设这家古董店铺,与祖上从东方抢劫回来大批财富不无关系。

    花钱购买当年被抢的东西,心理总有些膈应,卢灿对许佳闻做了个下刀子的手势,死命还价,许胖子扬扬眉。

    三楼有三间并列的房间,安东尼推开右手第一间。房间不大,二三十平米的模样,一面墙边立着一排罗马式橡木书柜,另一面墙全是挂幅,贴近墙根又是一排矮柜,是线装书籍和卷轴。

    这里的物品,从式样上来看,全是来自东方的。

    安东尼陪同许佳闻两人叙话,卢灿的目光很自然落在挂在墙上的字画上。

    不愧是做古董生意的,芬科基家族对这些藏品的保护还是不错的,墙上的这些字画,都被重新用玻璃框罩住,在墙角位置还有一台干燥机——威尼斯的湿度非常大。

    这里的物品不全是中国的,还有不少印度的特色文物及古董——如果以为印度的古董不值钱,那就真的OUT了。

    在此时的欧洲,印度大陆的古董价格,并不在中国古董之下。尤其是古代印度铜器、陶器、雕刻、珠宝、织品、字画,有着浓郁的南亚大陆风情,很多艺术表现形式更接近中亚混血文明,此时的欧洲藏家非常喜欢。

    卢灿看到的第一幅,就是波斯艺术的代表作“细密画”!

    什么是细密画?

    最通俗的解释——画画所用的笔特别细,用这种笔画出来的画就叫细密画。

    它是波斯艺术的重要门类,一种精细刻画的小型绘画。主要用作书籍的插图和封面、扉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