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章 国礼(第2/3页)  荆楚帝国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还是个越人,长江以南的越人,长江以北的东夷(殷商),西北的周人(包括南迁前的楚人),这三种人占据了东亚世界。其中周人人数最少,占据肥沃中原、环渤海的东夷人数最多,南方山区的越人数量仅多于周人。

    如果拿印度来理解东亚,周人就是原始印欧人,东夷是尼格罗人,越人是僧伽罗人。陆茁这样一个面目黝黑的僧伽罗人使臣让太子贰摩提感到不安,他担心自己接见的是一位首陀罗。

    两次翻译之后,文书易道:“太子足下言,大夫为贵人否?楚国有贵人否?”

    “呵呵。”陆茁不由笑起,“贵人庶民,不可混淆。茁之先祖即为越国之将军,岂是庶民?鄙邑楚王之先祖,始于炎帝,乃祝融之子孙,商时曾娶商王盘庚之女隹,与周人同贵,血脉传承至今已有两千余年,何言无贵人?”

    陆茁束发高冠、玄衣素裳、腰悬宝剑。皮肤虽然黑,可仪态完全是贵族的风范。他开口一笑,露出整齐的白齿时,贰摩提已相信他是一位贵族。等通译把楚语翻译成希腊语,再由希腊语翻译成梵语时,他当即对陆茁笑了笑,开始参观山鬼号。

    从番禺航来,只有通过马六甲海峡最为艰苦漫长,番禺到海峡口,出海峡到僧伽罗都只是几天的航程。加上是新船,山鬼号上并没有海船一贯的潮湿和恶臭,水手们的精神状态也非常好,见到贰摩提行来都是躬身揖礼。

    甲板上走了一圈,下甲板也看了一看,回到主甲板的时候贰摩提看着头顶密密麻麻犹如蛛网的索具问道:“这么多帆,请问如何使用?”

    印度船有帆,但只是一面帆,山鬼号上三根桅杆三层船帆,这样的形制完全在印度人想象范围之外。陆茁对此笑答道:“操帆乃庶民水手,我等不知也。”

    陆茁的回答很巧妙,贰摩提只得作罢。他能看出楚尼人的船好于一切印度船,但帝国现在连最好的印度船都造不出来,又岂能仿制楚尼船。参观完毕,一行人引陆茁入华氏城王宫,到议事厅,已有诸多大臣立于大厅等候。

    “楚国使臣陆茁,向印度国皇帝敬献国书。”议事厅内,贰摩提坐在祖父的位置上,亲手接过陆茁献上的国书,又让宫廷官收纳陆茁献上的国礼。

    国礼极为隆重,光丝绸就有千匹,又有宝刀、瓷器、漆器、纸张等物。议事厅内的群臣顿被礼物吓了一跳,千匹丝绸在华夏不过两千多金,到了印度价值却值一亿多银帕那。孔雀帝国缺乏黄金,故而官定金银比价为1:35而非西方诸国正常的1:12\13。即便如此,这些丝绸也值一百六十多万金帕那,换算成楚国爰金,大约是两万两千多金。

    礼物如此之重,贰摩提惊得从王位上站了起来,目光不敢置的信在读礼单的宫廷官和陆茁之间游移,大廷里的大臣们看陆茁的眼光也从此前的怀疑也变成现在的凝重。

    陆茁心里苦笑。在阿拉干库兰的时候他就知道丝绸的贵重,一匹丝绸在阿拉干库兰可以卖到购入价格的四十倍,印度靠北,与粟特人通商,价格自要低一些,大约是三十倍。

    送这么一份大礼给印度人当然可惜,然而在华夏列国,送给君王的国礼本就是这么多,当年楚齐联姻,齐国公主嫁妆里光锦绣就有五千匹,还不包括其他价值更高的练茈和緺绥。按照市令不疾的主意,礼单已经把丝绸减半,可仍然让印度人惊讶——如果楚尼人能早来一、两年,再多送两次礼,太子也没必要因为四亿银帕那的布施将天爱喜见王软禁了。

    “鸩罗克,马上布置无忧宫,楚尼使臣需要入住。”贰摩提立即吩咐左右,他的决定让大臣们再度吃惊,可想到这份价值一亿多银帕那、几乎相当于帝国岁入二分之一的的国礼,即便让楚尼使臣入住皇帝的天爱宫,也不是不能接受的事。

    “尊贵的使臣,你需要什么?”来而不往非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