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792章 曲线投资(第2/3页)  官场先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就是适度上涨与无理性上涨的区别。正府肯定希望房价梯度、蜿蜒、有序上涨,那样涨个十年八年都没问题,然而市场总是狂热盲目的,投资者只要看一丝商机便大把大把资金砸下去,老百姓受到蛊惑更是不计后果,被动将银行推到危险的悬崖……”

    “怎么扯到银行了?”诸葛诚不解地问。

    俞东俊道:“你想啊,开发商从银行借贷款、房产商从银行借贷款、工程商从银行借贷款、购房者从银行借贷款,银行等于包揽了从开发到销售所有环节的风险,万一哪天房价砸下去,房地产市场崩盘,首当其冲遭殃的就是银行!”

    慕达总算明白了:“金融是国家经济的基石,任何时候都不能乱。”

    “所以,当房价快速上涨时,他俩肯定会采取各种调控措施打压和稳定房价,从而延长咱们投资周期,”窦康道,“有时,房价打压容易启动难,投资者都是追涨杀跌的,房价稍有下跌便人心惶惶,赶紧甩卖落袋为安,从而又产生房价非理性下跌。”

    “一落千丈蛮怕人的,怎么控制这个风险?”蒲英江又开始担心了。

    “呃……”

    俞东俊哑口无言,慕达也沉默不语,显然都没料到窦康所说的状况。虽然可能性不大,但事关自家真金白银,不能不考虑周全。

    “办法倒是有,不过……”

    关于房地产话题被抢了风头的诸葛诚出人意料地说。

    “好,小诸葛关键时候有点子,说来听听。”窦康微笑道。

    “如东俊所说,转嫁风险,”诸葛诚道,“找家信得过的企业,以借资方式把钱转过去,接下来专款专用用于开发房地产,赚的钱算利息还给我们,亏损则按借条原额归还借款。”

    “好主意,”慕达道,“但这家必须绝对靠得住,口风死紧,不能对外泄露一点点风声,否则大家全部完蛋!”

    包厢里静了下来,所有人都开动脑筋寻觅符合条件的企业……

    两分钟后蒲英江笑道:“根本无须多想,我看有且只有一家!”

    “跟我想的差不多。”慕达附和道。

    窦康阴沉的脸上浮起一丝笑容:“不错,只有找我那个不成器的外甥,那小子能力不行、脾气也差了点,唯一好处就是守口如瓶,凡我交办的事无不规规矩矩完成,从来没出过差池。”

    所谓不成器的外甥,是指窦康的远房外甥、仓通减速机厂厂长吴磊。

    “远房”有多远?大概要追溯到窦康爷爷辈的表亲那个宗系,实在没法用语言来描述,笼统而含糊称为外甥。

    自从认了远房舅舅,加之吴磊天生脑子活络,脸皮厚、不怕被冷落,成天到窦家串门,每次没空过手,“舅舅舅妈”喊得亲热。不到五年,从普通供销员一步步登上一把手厂长宝座。

    仓通减速机厂跟南泽厂一样都是市属国企,生产规模差不多,仓通的优势在于市场稳定,每年百分之八十产品直供银山几家设备公司,虽说依赖中间商利润不够丰厚,胜在“稳定”二字。吴磊就凭借每年上缴几百万利税的业绩,稳稳霸住厂长位置。

    近三年来,吴磊在第三产业方面也零打碎敲做了不少,均因经验不足或操之过急,投资都打了水漂。前任市长听说后扬言要拿掉他,幸亏窦康台前幕后做了不少工作,总算躲过一劫。

    受到惊吓后吴磊专注于主营业务减速机生产,没掺乎其它副业,也不搞业务扩张,避免南泽厂的厄运。

    若非吴郁明和方晟空降使得鄞峡官场格局发生颠覆性变动,窦康已准备让吴磊调到发改委或经贸委弄个副主任,以谋求日后发展。

    由此看来“不成器”只是谦虚的说法,窦康对吴磊青睐有加,简直称得上宠爱了。

    俞东俊抚掌道:“以仓通减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