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章 文学家(第1/2页)  重生美国当大师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章副标题:ho is r.鸿渐

    我们的袁大师并没有自视过高,早在一个月之前他已经是赛里斯知名文学家中的一员了,而他注定是“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的大文学家

    这首赛里斯人耳熟能详的五言古诗,自然就是陈子昂的登幽州台。而幽州台,也就是燕昭王千金市骨的黄金台就位于北京大兴。

    当然啦,陈子昂他老人家要是知道在唐朝这连人毛都没有的破地方,在一千三百年后每平方米能值七八万软妹币,成了名副其实的黄金台,他估计哭都哭不出来了嗯,肯定就回四川买房子了。

    我大清吃下药丸之后,北京城的风气那也是为之一变。城内的大茶馆已先后相继关了门。有的茶馆避免被淘汰,已改变了样子与作风。

    比如这间“裕泰”,它的前部仍然卖茶,后部却改成了公寓。前部只卖茶和瓜子什么的。厨房挪到后边去,专包公寓住客的伙食。茶座也大加改良:一律是小桌与藤椅,桌上铺着浅绿桌布。墙上的“醉八仙“大画,连财神龛,均已撤去,代以时装美人外国香烟公司的广告画。“莫谈国事“的纸条可是保存了下来,而且字写的更大。笔者注:向老舍先生致敬一下,病友们不会怪我吧

    1920年2月1日正是壬戌年的大年初五,裕泰的王老板一大早放了一挂炮迎了财神就卸下门板开张了。不过他今天跟人约好了,过了中午就不接待外客,有一个叫什么“文学研究社”的团体包下这里开会。

    王老板那也是个生怕惹上官非的生意人,他打听过了这个“文学研究社”和南边的乱党一点关系都没有,就是一帮长衫先生们吃饱了没事干“谈文论学”来着。

    不过如果袁鸿渐同学听到“文学研究社”这个名字肯定是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因为他当年在语文考试当中没少被这帮家伙折腾过。

    文学研究社于1921年1月4日在北京正式成立,最高峰的时候成员有170多人,而且这些人名头太响了。这么说吧,一百年后文学研究社的成员们几乎都有自己的百度百科词条。换一种说法,九年义务制教育的语文课本里面出现过的近代作家,除了天魔传人之外,其他人包括鲁迅都和这个组织有关系。

    长衫先生三三两两走了进来,坐下来之后就兴致勃勃地聊起了大天,不过他们口中的新名词王掌柜半懂不懂,听着反而心烦。

    王掌柜索性走到大门口,就看见一辆洋车停了下来。可是车上的那位先生浑然不觉,只顾着看他手上的那本杂志。

    车夫只好提醒道:“先生,裕泰到了”

    “啊”车上的先生这才入梦初醒,随手摸出几枚角子道,“不用找了。”

    王掌柜认得这位先生,赶忙迎出来问候道:“沈先生,您来了”

    这位二十出头的年轻人眉目倒也算是清秀,手上还拿着一摞杂志。他随口道:“哦,王掌柜,我的朋友们来了吗”

    “沈先生,他们都来了,就等您呢。我来帮您拿吧。”王掌柜殷勤地上前想要帮他拿杂志。

    “不用不用,我自己来就行了。”

    说着他便步履匆匆地走进了茶馆。

    一瞧见这位沈先生,一位带着大胡建口音的年轻人熟络地大声道:“雁冰兄,你怎么才来啊我们可等你好一会儿了。”

    沈雁冰是谁,恐怕也不用多说了吧。

    “西谛,我这不是去商务印书馆取这一期的新青年吗。”

    字西谛的福建人姓郑,名振铎。

    另一位操着吴侬软语的青年道:“哦,看雁冰你这个样子,这一期的杂志上必有好文章。”

    “圣陶兄,果然还是你知我啊。我真的在上面看到了一篇绝世好文。”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