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九百三十五章 战争威胁(第2/3页)  大清巨鳄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英国驻沪领事馆,二楼,办公室。

    领事麦华陀在门口轻轻的敲了敲门,听的里面传出“请进。”他才推门进去,“阁下,伦敦回电了。”说着他将一份电报递了过去。

    电报是外交大臣格兰维尔伯爵来的,内容很简单,让他提出严正警告,清国在南非的势力范围不得越过莱邦博山脉,否则,不排除两国在南非爆战争的可能。

    莱邦博山脉是德兰士瓦与莫桑比克交界线,这等于是不允许清国向西扩张,不允许清国染指德兰士瓦,威妥玛登时一脸的苦涩,以战争相威胁?清国去年敢于将舰队直接开进波斯湾,就已经是摆明了态度,不怕开战,而且人家还是主动挑衅的,

    从葡萄牙手里购买赞比西河至马普托的大片土地,清国难道不知道会威胁英吉利在南非的扩张?易知足提出修建铁路以扩大战略纵深,实际上就是公然提出要向西扩张,向德兰士瓦扩张!

    清国直接向马普托运送了数量庞大的机器和数万兵力,这态度还不够明显?又怎么会在意英国的警告?说不定这个时候清国的军队已经挺进德兰士瓦了!

    长叹了一声,他才幽幽的道:“难道国内打算在南非与清国开战?”

    “清国崛起太快,野心也越来越大,已经开始威胁到帝国在海外的利益。”麦华陀直言不讳的道:“清国自不量力,将手伸到南非,这是难得的狠狠教训一下清国的机会。”

    教训?威妥玛瞥了他一眼,“你若是仔细研究过清国动的对外战争,就不会那么乐观了。”

    顿了顿,他接着道:“清国出兵南洋,从西班牙和荷兰人手里夺取吕宋和爪哇群岛,是1848年,那一年欧洲爆大范围经济危机,从英伦三岛到爱琴海沿岸,从斯堪迪纳维亚半岛到亚平宁半岛,罢工、起义、政变层出不穷,各国都无力顾及东方。

    清国出兵中亚,从俄国人手里收复失地并大肆扩张,是1853年,那一年克里米亚战争结束,俄国大败。

    出兵波斯湾,正是普法战争爆的时候,而且清国一方面从东西两面对印度构成威胁,一方面拉拢俄国对波斯对奥斯曼土耳其构成威胁。可以说清国每一次对外战争,时机都把握的相当精准.......。”

    麦华陀看了他一眼,道:“可现在既没有经济危机也没有动乱和战争.....。”

    “这也正是我最担心的。”威妥玛沉声道:“易知足不仅善于把握机会,也十分谨慎,而且善于隐忍,突然一反常态出兵南非,并且不惧与帝国爆战争,必然是有所依仗。

    别忘了,最近三十年,在武器研方面清国一直领先于欧洲,米尼枪、后装线膛枪、整装金属子弹、迫击炮、后装线膛炮......都是清国人先明出来的,如今海军最先进的铁甲舰,清国也一直在秘密进行研造。”

    这是质疑大英帝国的海军不是清国海军的对手?麦华陀难以置信的看着他,“不可能!绝对不可能!清国展工业才多少年?不过三十年,怎么可能与我大英帝国相比?帝国的工业实力压根就不是清国能仰望的!”

    “我在清国已经生活了三十年,亲眼看着元奇一步步崛起,一步步扩张。”威妥玛语气平缓不急不躁的道:“或许清国的工业实力还无法与帝国抗衡,但在新技术和新产品的研方面却已经过了帝国,自行车、缝纫机、橡胶充气轮胎、火力电厂、电灯、电话、电动机、电风扇、有轨电车,如今又出了内燃机汽车.......。”

    听的这话,麦华陀登时不吭声了,确实,清国虽然工业起步晚,但在技术创新方面以及新技术的应用方面都不是英国能比的,他初到上海,也震惊于上海的文明程度,在很多方面就是伦敦和巴黎也难以媲美,这是他无法否认的事实。

    略微沉吟,他颇不服气的道:“清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