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八百一十八章 南洋试点(第2/4页)  大清巨鳄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头东瞧瞧西看看,不时还跟一些商贩闲侃几句,转了两条街,两人坐在街边的长椅上歇息,他才看向马仪清问道:“在学校推广的是普通话吧?”

    听他如此问,马仪清不由的一笑,“是的,从小学开始就强制推行普通话,在马尼拉说地方方言是受歧视的,不过,说粤语的实在是太多了,前来马尼拉经商的大多都是广东人,围着制作生意方便不少人刻意的学说粤语。”

    易知足微微点了点头,道:“这里留辫子的人比上海多。”

    略微沉吟,马仪清才道:“南洋提倡自由,宗教信仰、民俗、服饰、发式等都崇尚自由,强制推行的也就语言和文字,不过,学生和工人都是剪短发的......。”

    “也就是随口一说。”易知足不以为意的道:“满清入关二百年,已被视为正统,留辫子也已成为民俗习惯,若是强行剪辫子,那和当年满清强制推行‘剃头令’也就没区别了。”

    马仪清看了他一眼,谨慎的道:“可如今老百姓对辫子是惜如性命,甚至有为了留辫子不让孩子入学的。”

    “不能只看到现在百姓惜辫如命,而忘了之前百姓惜发如命。”易知足缓声道:“咱们走的不是暴力路线,而且现在时代也不一样了,没必要采取强制手段,一切都顺其自然。”

    易知足说着顿了顿,语气一转,“不过,同化融合却是必须的,虽然已经与西班牙和荷兰正式签订条约割占南洋,但还须防范地方的民族觉醒,唯有完全同化融合,南洋才算是真正纳入我国。

    你身居南洋总督之职,应该很清楚南洋地理位置的重要性,更何况南洋还蕴藏着极为丰富的资源,对于大清来说,这无异于是一个宝库,断不能有丝毫差池。”

    “大掌柜放心。”马仪清肃顺道:“南洋的士绅地主阶层已被连根铲除,断无民族觉醒之可能.......。”

    “不要掉以轻心。”易知足叮嘱道:“随着民智的开发,西学的传入,民族解放独立思想也会不可避免的萌芽,必须密切关注,一旦发现在苗头就必须以雷霆手段镇压。”

    “下官明白。”马仪清连忙颌首道。

    回到马拉卡南宫,易知足痛痛快快的洗了个澡出来,林美莲就迎上来递上一份电报道:“大掌柜,马尼拉才转来的急电。”

    “倭王孝明病危。”接过电报一看,易知足的眉头随即就皱了起来,这么快,明治要登基了?略微沉吟,他才吩咐道:“回电,密切关注,及时禀报。”顿了顿,他接着吩咐道:“给肖明亮发电,配合幕府,必须于今年之内铲除长州、萨摩等西南四藩的武装。”

    林美莲记下电文,才道:“大掌柜,马上就是年关了。”

    “我说的是西历,目前才是1867年1月。”易知足说着接过电报签上名字,吩咐道:“加密。”

    次日一早准八点,马仪清就带着马尼拉一帮文武官员前来拜见,易知足大致询问了一番,照例闻言勉慰了众官员一番便将他们打发走,他在上海每日里都是见不完的人说不完的事,到的马尼拉自然是想好好清闲几日。

    马仪清倒也识趣,没事不来烦他,自顾忙自己的公务,同时将易知足已经同意在吕宋修建贯通南北铁路的消息放了出去,消息一传开,马尼拉上上下下一片欢腾,铁路的便利已是众所周知,一旦贯通南北的铁路修建完工马尼拉必然会更为繁华。

    易知足实则并未闲着,在休息了两日后他就开始微服私访,不到半个月的时间就走访了马尼拉附近的几个府县。

    在吕宋爪哇建省之后,他就有心将南洋作为试点,试行三权分立的体制,只是限于人才匮乏,一直拖到五年前才开始试行,所谓的三权分立,便是行政、司法和督查分立,在省府县三级地方除了原有的行政衙门之外增设司法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