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七百六十章 晋封王爵(第2/4页)  大清巨鳄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军机,无以摄政。”

    在是否重用恭亲王奕訢这个问题上,咸丰曾仔细的考虑过,他最担心的是奕訢勾结元奇,篡夺皇位,沉默了一阵,他才开口道:“恭王与元奇......?”

    彭蕴章沉声道:“皇上,元奇所图,乃是这万里江山......,恭王回京,有利无弊。”

    思忖良久,咸丰才开口道:“常保来了没?”

    新接任九门提督也即步军统领的常保已经赶来,正跪在院子里等候觐见,听的太监宣召,连忙起身大步走进殿内,行礼叩安后随即快步上前在彭蕴章身后跪下,心里又是紧张又是忐忑。

    他是最早前往南洋海军从军的那一批宗室勋贵子弟,这些年来一直在军中打滚,历任北洋水师提督、湖北提督、八旗新军统领,剿过发匪,捻匪,也打过毛子,征过高丽,堪称八旗新军中资格最老,战功卓著的元老之一,最近又被擢拔为九门提督,统掌七旅八旗新军。

    不过,咸丰病危,让他惶恐不已,他很清楚,一旦咸丰驾崩,不管他愿不愿意,都不可避免的会卷入一场巨大的旋涡之中。

    “八旗新军,十五万之众,掌控在僧格林沁、奕增和你三人之手。”咸丰说的很慢,语气也甚是严厉,“你可知,朕为何擢拔你为九门提督?”

    说实在的,常保起初确实感觉有些稀里糊涂的,不明白步军统领这个位高权重的职位为何会落在他头上,步军统领衙门所承担的任务关系着京师的安危,关系着皇帝的安全,关系着朝局的稳定,不论是僧格林沁还是奕增都比他合适。

    不过,眼下他是明白的不能再明白,当即就磕头道:“奴才不结党,只效忠皇上,效忠皇长子,口不对心,天诛地灭!”

    咸丰沉声道:“朕会给皇后留下遗诏,你的生死荣辱,全在皇后一念之间。”

    不用想,常保也知道遗诏的内容是什么,才知方才漏了皇后,连忙磕头道:“奴才此生只忠于皇上,忠于皇后,忠于皇长子。”

    咸丰看了他一眼,没吭声,只要常保这个九门提督对皇后和载淳忠心耿耿,就不虑他们母子大权旁落,也无须担心奕訢和肃顺擅权跋扈,略微沉吟,他才吩咐道:“叫他们和众军机都进来。”

    很快,一众领侍卫内大臣、军机大臣,御前大臣鱼贯而入,跪了一屋,咸丰缓缓扫了众人一眼,缓声道:“拟旨。”

    一听拟旨,所有人都支棱起耳朵,“镇海公易知足,开疆拓土,居功甚伟,着晋封镇南王,世袭罔替。”

    汉人封王?还是****!所有人都是一楞,这是唱的哪一出?提笔拟旨的军机大臣穆荫手一颤,差点将笔掉在地上,肃顺反应最快,知道这是刻意笼络易知足,正琢磨着该不该附和两句,彭蕴章已是开口道:“皇上圣明,朝廷废除八旗,推行各族平等,易知足功勋卓著,理应晋封王爵。”

    听的这话,众人心里不觉稍稍平复,若是不论满汉,以易知足之功绩,给个****,那是谁也不敢有异议。

    咸丰瞥了一眼提笔拟旨的穆***:“这道谕旨,咏莪来拟,毕竟是封王,将易知足的主要功绩罗列一下。”

    即便是只罗列易知足的主要功绩,彭蕴章也足足写了盏茶功夫才停笔,随即轻声朗读了一遍,谕旨中罗列了易知足创办元奇团练抵御英夷,承接朝廷国债、修建铁路,赈济数次大灾,捐输巨款治河,创办海军,征讨高丽、倭国、南洋、安南、暹罗、缅甸,巩固西藏,东北,西北,平定发匪、捻匪,推行新学,抗击西夷入侵.......。

    咸丰听的很认真,脸上渐渐露出一丝笑容,他御极登基之初,先有太平军为祸湖广,后有捻军乱于江北,继而廓尔喀入侵西藏,沙俄入侵黑龙江,英法四国联军天津登陆,如此之乱,最终都被一一平定。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