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百四十六章 利来利往(第2/4页)  大清巨鳄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中折子的王鼎一眼,开口道:“易知足这份折子,诸位都看看罢,皇上一准要过问的。”

    因户部银库亏空案而被革职留任的穆章阿,开年之后也因为进言筹建海军一事有功而被赏还了所有被革掉的头衔,首席军机大臣的位置似乎比以往更为牢固了一些。

    待的几位军机都看完易知足的那份折子,穆章阿开口道:“不用写节略了,原折呈进,潘中堂走一趟吧。”

    潘世恩一笑,“王中堂理财有方,熟知元奇,还是......。”

    不等他话说完,王鼎便开口道:“此事重大,老夫与潘中堂一道觐见。”说着便径直起身。

    看着潘世恩、王鼎走出军机处大门,穆章阿皱了下眉头,朝中四派,满汉各两派,潘世恩、王鼎各自自成一派,林则徐、邓廷桢等坚决抗击英夷的地方大吏都是王鼎一系,易知足实则也早被划归了王鼎一系。

    穆章阿方才让潘世恩递折子进去,看似无意,实则有挑拨之心,毕竟王鼎不在京师这大半年时间,潘世恩对易知足也是照顾有加,他方才顺水推舟,打算利用易知足来挑拨潘世恩、王鼎两人的关系,结果却有弄巧成拙之嫌。

    乾清宫、西暖阁。

    道光放下易知足的折子,瞥了潘世恩、王鼎两人一眼,道:“对于易知足的建言,二位是何看法?”

    见潘世恩不吭声,王鼎开口道:“以目前情况来看,元奇模式无疑是颇有可取之处,若能在各省推行开来,必将是天翻地覆之变,朝廷岁入亦将年年攀升,值得一试。”

    潘世恩则拾遗补缺道:“微臣窃以为,此举与修建铁路相辅相成,如能推行开来,各省将均衡发展,既利朝廷,亦利地方。”

    道光微微颌首,这话虽未明说,但他却听的出其中的意思,各省均衡发展,有利于地方平衡,有利于制衡元奇!说实在的,元奇如此迅猛的发展,虽然给朝廷不少助益,但也给朝廷带来巨大的压力。

    他是一直不敢也不愿意去想,再过十年二十年,元奇会发展成什么规模?但在西洋入侵的巨大压力下,为发展海军,他又不敢过分的遏制元奇的发展,如今这份建言,让他放下了一直以来压在心头的一块大石。

    更为难得的是,这个均衡地方经济格局的建言是易知足自个提出来的,这让他很觉欣慰!略微沉吟,他才道:“此事由朝廷引导扶持?还是任由地方商帮竞争?”

    王鼎不假思索的道:“元奇能在短短时间内迅速崛起,虽无朝廷扶持,却也是借助朝廷之势,易知足是难道一见的经济之才,又熟知西洋,其他地方商帮怕是难出如此杰出的大掌柜,若无朝廷引导扶持,怕是难成气候。”

    “微臣窃以为由地方商帮自行竞争更利于推行元奇模式。”潘世恩沉声道:“一旦地方官吏插手,恐弊大于利。”

    破家县令,灭门令尹,相对商贾,地方官员强势多了,象元奇那般强势的可谓是异数,官商合流,吃亏的永远是商贾,而且,官商合流,不仅会极大的助长贪腐之风,也必然会频频出现强取豪夺等事,这也是不得不考虑的。

    想到这里,道光不由的暗叹了一声,颇觉无奈,要说,有朝廷的引导和扶持,不仅能够快速壮大地方商帮,平衡各省发展,也利于朝廷对地方商帮的掌控,若是地方商帮都象元奇那般不受朝廷掌控,日后怕是有的头痛。

    默然良久,他才开口道:“治大国如烹小鲜,推广元奇模式,也非一蹴而就之事,不妨让两省试行以观成效,判定优劣,一省任由竞争,一省朝廷扶持,着易知足推举两省。”

    “皇上圣明。”潘世恩、王鼎连忙躬身道。

    道光缓声道:“此事不小,着在京二品以上大员议议。”

    出的乾清宫,潘世恩放缓了脚步与王鼎并肩,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