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百三十二章 铁路章程(第2/4页)  大清巨鳄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是废话,谁都知道铁路赚钱,报纸上这段时间可没少介绍西洋的铁路公司,佛广铁路的修建成本,运营状况,盈利能力,回本周期,铁路寿命等等情况介绍的尤其详细。

    人人心里都清楚佛广铁路算个啥?还能与京杭州铁路相比?京杭大运河是朝廷的命脉,取代京杭大运河的京杭铁路也就是朝廷的命脉,不论是货运还是客运的运输量都不是佛广铁路能够相提并论的,其他的且不说,一个漕运,就足以让任何一条铁路望尘莫及。

    江宁,衙前街,元奇京杭铁路股份公司。

    消息一传开,才挂牌的元铁公司大门外就汇聚了不少人,大都是来打探消息和咨询的,一顶青布小轿匆匆而来在大门外落轿,董秋荒一下轿,看到门外围着一大群人,不由的皱了皱眉头,他没想到会有那么多人。

    董秋荒是个丝绸商,家中二百张织机,也算是颇有身家,看到报纸他就匆匆赶了过来,凭直觉,他觉的入股元奇铁路公司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不仅是对元奇有信心,他对铁路也有信心,毕竟铁路的运输优势不是运河能比的,他觉的,铁路取代运河,是大势所趋,入股铁路不仅他能受益,子孙后代都能跟着受益,至少比买地合算的多。

    因为规定了各省可购买铁路股份数额依据各省铁路长短而定,他担心拖到后面没有入股的机会,所以才匆匆赶来,别的省是什么情况,他不知道,但是江宁富裕他是很清楚的,到的后面,肯定抢手!

    一个中年人快步迎了上来,拱手笑道:“董掌柜也来了,可是打算入股铁路?”

    见的是生意上的熟人——生丝商卞青源,董秋荒连忙拱手还礼,满脸堆笑道:“卞掌柜也有入股的想法?”

    四十出头的卞青源毫不讳言的道:“元奇银行难以入股,这元奇开办的铁路公司,可不能错过了。”

    “卞掌柜如此看好元奇?”

    “董掌柜不看好元奇?”卞青源笑道:“元奇分号如今已遍及江浙,这才几年光景?我看要不了几年,元奇分号就能遍及大清各省府县,更别说元奇大掌柜如今已是一等子爵,南洋提督,一品大员,哪个商人能有他这份本事?”

    “那倒是。”董秋荒附和道:“这位易大掌柜也堪称是奇才。”说着,他随意的问道:“听说修建这条铁路需要上亿两银子?”

    卞青源点头道:“这数目是有些大不知道十年能不能回本?”

    “卞掌柜这可就一些杞人忧天了。”董秋荒道:“元奇什么时候作为亏本的生意?您想想,光是漕运,朝廷一年要多少银子?我是担心元奇能否筹到如此大一笔银子?毕竟只是限定在五省范围之内。”

    “什么五省,这不过是障眼法。”卞青源不以为意的道:“人以省分,难不成银子也能以省分?一旦有利可图,外省银子会蜂拥而来。”

    董秋荒笑道:“那咱们可不能落后于人。”

    上海道衙,书房。

    元奇上海分行掌柜严世宽夹着一支雪茄笑嘻嘻的道:“京杭铁路可是个香饽饽,消息一传开,各个分号都有不少人前来打探入股的消息,估摸着筹集七八千万应该不成问题吧?有了这笔银子周转,咱们也可以喘口气了。”

    易知足瞥了他一眼,道:“七八千万?你当银子那么好募集的?能有三五千万就不错了!”

    “三五千万?”严世宽不解的道:“不至于吧,真要只筹集三五千万,这铁路如何修?”

    “咸吃萝卜淡操心。”易知足道:“你只管将上海这摊子打理好,修建铁路。”话没说完,李旺快步进来禀报道:“爵爷,京师急件。”

    放下折子,易知足笑了笑,吩咐道:“马上通知伍长青来上海。”

    待的李旺离开,严世宽才问道:“无端端的,让长青来上海做什么?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