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七三章 总商会(第2/3页)  大清巨鳄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毛不拔也是可以的,阮掌柜何须为难。”

    “这话可不能正着听。”

    郁泰峰含笑道:“阮掌柜,咱们多年交情,我可得提醒你一句,关键时刻别犯糊涂。”

    听的这话,阮凯明微微一楞,随即满脸堆笑的道:“还望郁当家的不吝点拨。”

    “阮掌柜不妨将道宪大人方才说的话细细梳理一下。”郁泰峰道:“道宪大人是元奇大掌柜,一见面他就说两个想不到,一是头次见面是为捐输,二是咱们太抠门。”

    阮凯明琢磨了下,却没想明白,便笑道:“郁当家的说话别只说一半,老夫可洗耳恭听着呢。”

    笑了笑,郁泰峰才道:“这句话的意思很清楚,这次捐输,道宪大人根本就没打算露面,是因为咱们让县太爷下不了台,道宪才不得不来,是不是这意思?”

    “对对。”阮凯明点头道:“然后呢?”

    “道宪大人没打算露面,说明根本不关心这次募捐,也就是说不在意募捐的多少。”郁泰峰缓声道:“原因很简单,元奇有钱,不在意这点银子,这也是为什么县衙先高饷招募义勇,后募捐的原因。”顿了顿,他才笑道:“道宪大人那句‘完全自愿,多少不限,一毛不拔也可以。’应该是正着听,不该反着听。”

    阮凯明一脸迷糊的道:“那郁当家的为何提醒老夫,关键时刻别犯糊涂?”

    “阮掌柜只关心山东辽东的豆子,对广州不甚上心。”郁泰峰打趣了他一句,才道:“元奇在广州开办了众多的厂子,还修建铁路,其实元奇真正赚钱的不是元奇银行,而是那些厂子。道宪大人说与咱们同心协力,繁荣上海经济,应该不是虚言,如何个同心协力?那自然要看咱们的表现。”

    这话说的透彻的不能再透彻,阮凯明拱手正容道:“谢郁当家的点拨。”

    两刻钟后,一众书吏将公所会馆,士绅商贾重新认捐的数额统计好,快步走进大堂呈送给易知足过目,略微看了看,易知足便笑道:“看来明白人不少。”说着将单子顺手递给刘光斗。

    接过单子一看,刘光斗不由的有些傻眼,商船会馆纹银二万,饼豆业公所纹银一万、布业公所纹银八千、米豆业公所纹银八千、钱业公所纹银五千、浙绍公所五千、徽宁公所五千,加上零散的士绅商贾的捐输,合计捐输总额十五万六千八百两。

    这相差也太悬殊了!他之前募捐的数额连八千两都不到,刘光斗苦笑着道:“大人出马,果然是非同凡响。”

    易知足听的一笑,站起身道:“不是我这个道台面子大,而是银子的面子大。”说着便缓步走了出去,刘光斗听的一头雾水,略一楞神,才赶紧跟了上去。

    缓步走出大堂,易知足在台阶上站定,冲着院子人拱了拱手,朗声道:“诸位慷慨解囊,襄助县衙招募义勇,本官代上海十万百姓感谢诸位。”

    满院的士绅商贾见他出来就已忙不迭起身,听的这番话,一个个慌忙还礼,一片乱糟糟的谦逊,待的声音小下来,易知足伸手虚压了下,道:“合计捐输总额十五万六千八百两,全部存于元奇上海分行。”

    听的这话,刘光斗一楞,合着一两银子也不给县衙?一众士绅商贾对这话却是毫无反应,他们认捐输,至于银子怎么用,跟他们没关系,历来也没人关心,想关心也关心不了。

    略微一顿,易知足接着道:“一地一行,皆与公所会馆,本官认为,一县士绅商贾也应成立一个总商会,既便于与官府往来,也利于协调组织本县各会所公馆,当然,也便于争取维护士绅商贾的正当权益。”

    所有士绅商贾听的都是一楞,这话从易知足这个上海道台嘴里说出来,实在是令人感觉有些怪怪的,易知足却没理会众人,自顾说道:“总商会初建,规模不宜大,暂且定十一人,会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