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六二章 白土山(第2/4页)  大清巨鳄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回过神来,他才问道:“不知——入股元奇有些什么章程?”

    “元奇是跨行业跨地域的商业集团,东家众多,也较为分散,为公平起见,不论本省外省,一概一视同仁,平等对待。”易知足说着看向严世宽,道:“严掌柜是元奇上海分行掌柜,具体事宜,静安兄跟他详谈。”

    听的这话,严世宽站起身来,笑道:“易大人忙于交接,晚上还要核对账目,在下等就不打扰了。”说着他看向倪思元道:“咱们换个地方详谈。”

    听他如此说,倪思元哪好拒绝,只得起身拱手行礼,道:“易大人公务繁忙,在下等就不搅扰了,告辞。”

    易知足起身相送,边走边缓声道:“本官虽然书读的少,却也知道,为官一任,造福一方。造福地方,莫过于振兴地方经济,还望静安兄给上海的士绅商贾传个话,本官愿与大家齐心协力,繁荣上海经济。”

    振兴地方经济?这话听着还真是新鲜,倪思元颇觉意外,从来没有官员会如此说,他连忙拱手道:“易大人坐抚上海,实乃上海百姓之福,在下一定将大人的话如实传达。”

    江宁,仪凤门,

    仪凤门,是江宁城墙十三座内城门之一,位于下关卢龙山南麓与绣球山之间,架于两山凹之间,取尽地利之益,是江宁城北通往长江要道,军事位置十分重要。

    元宵刚过,江宁城内大小衙门还没有开衙办公,整个江宁似乎都还沉浸在年节的气氛里,

    一辆马车缓缓的出了仪凤门,轿帘一开,露出一张略显清瘦,蓄着山羊胡须的中年人的脸来,略微看了看,他有些诧异的道:“东翁这是想去江边散心?”

    一身便服,正闭目养身的林则徐睁开眼,瞟了一眼车外,道:“出城了?”

    “刚过仪凤门。”

    “去白土山。”林则徐说着又闭上了眼睛。

    “春牛首,秋栖霞,春日融融,东翁不去牛首山,来白土山看什么?”

    “墨生在江宁也住了些年头,可来过白土山?”

    听的这话,魏源一笑,“还道东翁真有闲情逸致,出来赏景散心,却原来是实地勘察。”

    “如此说来,墨生知道当年白土山一战?”

    魏源点了点头,道:“自前朝以来,白土山一战乃是江宁数百年来最大规模一战,岂能不知。”

    林则徐将身子往后靠了靠,道:“说来听听。”

    “东翁这是存心考较了。”魏源说着略微整理了思路才缓声道:“顺治十六年,江宁城兵力空虚,郑逆(郑成功)率大小战船三千艘,兵马十万,从江口溯江而上,连克瓜洲、镇江,兵临江宁城下,就在这白土山下扎营八十余座营寨,但却中了诈降缓兵之计,坐失良机,最后江宁援兵到达,主动出城反攻,大败郑逆。”

    说到这里,他赫然笑道:“时间久远,一应细节,无从得知,仅知大概,让东翁见笑了。”

    “英夷非郑逆可比。”林则徐坐起身道:“不过,两者皆是依仗水师战船之利,英夷若犯江宁,也必然由此而来。”

    默然半晌,魏源才迟疑着道:“英夷果真敢深入内河,进犯江宁?”

    “墨生不相信?”

    “不敢置信。”魏源道:“英夷依仗战舰火炮之利,横行海上,自可肆无忌惮,无所顾忌,内河航道复杂,且英夷战船从未来过江宁,岂能不有所顾忌?再说,英夷多巨舰,焉敢轻易进入内河?”

    “南洋多汉奸!”林则徐冷声道:“英夷舰队肆虐东南沿海,各地官员皆有奏报,英夷舰队中不乏汉人。”

    听的这话,魏源登时无语,半晌才道:“既是如此,是否有必要严加盘查?”

    林则徐摇了摇头,道:“咱们不能先自乱阵脚。”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