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三二章 入宫觐见(第2/4页)  大清巨鳄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肃顺一眼,道:“雨亭兄这身装扮,应是为了方便在京师各处游逛罢?而且听闻雨亭兄也好接交一些士子,与六部一些小吏亦多有往来,这足以说明雨亭兄胸有抱负,作为宗室子弟,年轻有抱负,这就足够了。”

    金玲怎的什么都跟他说?肃顺心里暗自腹诽,嘴上却道:“我还是不明白。”

    “这有什么不明白的。”易知足道:“铁路修建不是一蹴而就之事,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至少是数十年,朝廷政策不能朝令夕改,元奇在京师需要一个稳定有力的支持者,或是说是一个稳固的靠山,才能将铁路修建贯彻下去,雨亭兄是就是最好的人选。”

    肃顺听的一笑,“易兄不是还玩笑?就我?”

    易知足点了点头,道:“雨亭兄是对自己没信心?还是不相信在下的眼力?对元奇来说,修建铁路和雨亭兄,都是长期投资,而且是回报极为丰厚的长期投资,怎么着,雨亭兄对元奇没兴趣?”

    开什么玩笑,怎么会没兴趣?肃顺一时间不知道说什么好,得到元奇的大力支持,意味着什么?意味着能够得到朝中经世派官员的支持,得到朝中主战派的支持,换句话说,能够得到朝中大多数汉员的支持,以他宗室亲贵的身份,得到大多数汉员的支持,要想出人头地,青云直上,绝对是事半功倍。

    “能对元奇不感兴趣的,怕是没有几人。”肃顺含笑道:“不过,在下目前就是一散秩大臣,虽然时常进宫入值,宿卫扈从,经常也能见着皇上,但基本说不上话。”

    “机会永远是给有准备的人的。”易知足缓声说道:“雨亭兄也是有心人,不过,心思却用错了地方,眼下英夷入侵,东南动荡,朝廷极有可能会在东南大举用兵,打仗打的是什么?钱粮!朝廷一直克制不愿意轻启边衅,为的什么?还是钱!因为没钱,所以怕启边衅。

    此番朝廷发行国债一千万两,就是为的东南用兵,英吉利已经大举增兵,东南大战,在所难免,当前,皇上最关心的是两件事,一是战事,一是钱粮,若能在这两方面有独到见解,何愁没有出头之日?”

    肃顺听的心头一热,连忙拱手道:“还望易兄不吝点拨。”

    正阳门内,皇城、千步廊。

    大清中央各部院衙署扎堆分布在千步廊两侧,大清户部就处于千步廊东侧,户部汉尚书签押房里,尚且不到六十的户部尚书卓秉恬看完元奇草拟的承接国债合约,抬起头看向王鼎,道:“这一年可是一百万的利息,如今本就是入不敷出,这不是雪上加霜,有必要非要发行国债?”

    王鼎闷声道:“这是琦中堂在广州与元奇洽谈的。”

    听的这话,卓秉恬登时就不吭声了,琦善绝对不敢擅自做主发行国债,不消说,这是道光的意思,道光要发行国债,他还能说什么?别说一年一百万的利息,就是二百万的利息,也的咬牙扛着。

    见他不吭声,王鼎轻叹了一声,道:“广州已有确切的消息,英夷正大举增兵。”

    卓秉恬心里一惊,朝廷六部,最喜欢打仗的是兵部,最怕打仗的则是户部,每次大规模用兵,户部上下都要忙的焦头烂额,眼下国库空虚,户部的日子更难过,身为户部尚书,他哪里不心惊?他当即又重新拿起合约细看,这当口,发行一千万两国债实在是太及时了。

    又细细看了一遍,他才道:“月息八厘,确实低于钱庄银号,但却比票号要高,地方官府向票号大额借贷,一般月息都在六厘,元奇会不会是趁火打劫?””此言不妥。“王鼎沉声道:“英夷舰队就陈兵广州外洋,元奇遭遇数次挤兑,存款几乎已被提取一空,而且元奇本身的存款利息就是月息一分,如此处境下,承接一千万两国债,元奇亏损不小,票号息低,卓大人跟票号联系下,看看能否承接这一千万两国债?”

    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