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二七章 去京师(第2/4页)  大清巨鳄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份额是最大的。”

    “不行。租借澳门,那是沿袭前朝的成规。”琦善断然拒绝道,想是觉的太过生硬,他又解释道:“广州一口通商,是高宗皇帝定下的祖制,英夷桀骜不驯,不比葡人,若是给英夷租借一地,英夷必然开埠,如此,岂非坏了一口通商之成规?”

    在易知足印象中,就是琦善与英军签订了割让香港的条约,他有意试探,不想琦善竟然拒绝的如此干脆,看来,琦善最后也是迫于无奈,才不得不与英军签订割让香港的条约,这钦差大臣看起来,还真不是好做的。

    见的对方态度如此干脆,他自然不会不知进退,当即便沉吟着道:“这两日要交还英夷战俘,在下免不了要与英夷打交道,在下想法子探探英夷的口风,如何?”

    “好。”琦善颌首道:“若能探明英夷的底细,咱们可就主动了。”

    “大人说的是。”易知足说着话头一转,道:“义律性情反复无常,善变无信,与英夷谈判,前面几轮,在下不宜露面,所需翻译人员,在下另做安排,还望大人允准。”

    义律反复无常,琦善也听广州的官员提及过,当下便颌首道:“就依知足所言。”

    “谢大人。”易知足说着从袖子里取出一份合约,双手呈上道:“这是在下草拟的发行国债的相关细节,请大人过目。”

    合约是用白话文写的,浅显易懂,条款分明,细致明确,国债发行的数额、期限、利率、偿还方式,质押等等都一一罗列的清楚明白,整整两大张,写的密密麻麻,琦善细细看了一遍,他根本就没想到,发行国债还有如此多细节,他也无心仔细推敲,毕竟很多东西他不懂,而且也做不了主。

    道光虽然让他与元奇商议发行国债之事,但却只说了发行国债的数额,具体的细节根本就没交代,放下合约,他正准备说,将合约送往京师,心里却突然冒出一个念头。

    合约送往京师,一来一回,颇费时间,而且,他敢肯定,不会一帆风顺,肯定会讨价还价几番协商,没有半年绝对无法敲定落实,而如今英吉利已经在向广州大举增兵,哪容的如此拖延?

    最好的办法就是让易知足进京,如此,一个多月时间就能敲定此事,至于广州的谈判,易知足前期反正不参与,拖延两个月时间,完全不成问题,另外,易知足对英吉利和欧洲的情况了如指掌,去京师必然会增强道光对欧洲局势的了解,至少能够减轻他在广州与英夷谈判的压力,这实在是一举数得!

    又仔细斟酌了一番,他才开口道:“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朝廷发行国债,意在抗击英夷,知足也知道,大军集结缓慢,粮草的筹集运输更是耗费时日,如今,英吉利已经大举增兵,发行国债实是不宜拖延,也拖延不起。

    知足这份契约,本钦差做不了主,户部的大员们也做不了主,必然多番商榷,广州京师遥遥五千里,文书往来不便,知足能否进京一趟,在京师定下此事。”

    进京?易知足大为意外,他是真没料到琦善居然会提出让他进京去签订这份合约,去还是不去?琦善说的不无道理,这份合约,肯定是要扯皮的,眼下这情形,也确实耽搁不起,唯有他去京师,才能以最快的速度敲定这事。

    去京师签订这份合约,他倒不是太担心,毕竟元奇开出的条件已经足够优惠,广州方面,援兵未到,谅英军也不敢轻举妄动,况且,他走海路去京师,一个来回也用不了多长时间,飞剪船不受季风影响,速度也足够快,跑一趟京师最多也就一个多月时间,唯一让他担心的是,道光会不会将他留在京师?毕竟道光对元奇团练已起了戒心。

    不过,话说回来,他若是拒绝去京师,岂非更令人生疑?不说远在京师的道光,至少琦善就会对他生疑,这家伙可是很有可能接替林则徐成为两广总督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