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65章 布防(第1/2页)  大明虎臣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次,一切的彬彬有礼做得十足,弘光皇帝“免为其难”的准许了首辅马士英的陈请。

    首辅马士英的致仕充满着阴谋味道,原因皇帝朱由菘心知肚明,但一直反对自己的东林人的投效让他心满意足,东林复社中人的效忠等于得到了整个天下读书人的认可,自己这个皇帝名言正顺,地位再也无可撼动,这个结果比马士英重要得多。马士英走了没关系,给他足够的恩赏就行,至于这个首辅由谁来做现在却成了悬念。

    既然马士英自请下台,东林复社众人心满意足,许多人也抱着痛打落水狗的报复念头,可惜,这些人没有如愿。皇帝对马士英可谓恩赏有加,除了常规的赏赐,特意给马士英的长子安排了一个职位,国子监祭酒,这个位置颇为清高,无疑是皇帝有意识对马士英的一种保护。同时,吏部尚书钱谦益和兵部尚书张国维,还有辅成候周遇吉等**勋贵屡次上门探病,这无疑是一个讯号,满嘴放炮的东林复社诸人迅速安静下来。

    六月中旬,辅成候周遇吉的母亲,一品太夫人王氏到了南京。

    紧跟着,朝推首辅大臣的大事开始,这件事和周遇吉无关了,他现在的任务是陪伴老太太。此时此刻,周遇吉不得不佩服儿子周虎臣的能量,他竟然真的把首辅马士英赶下了台,而且如此之简单。。

    朝廷的决议来得很快,仅仅几曰,首辅的人选确定下来。一直想要更进一步的尚书钱谦益没有得逞,因为会推出来的这个人比他更有资格做首辅大臣。

    高弘图,字研文,一字子犹,号硁斋,山东胶州人。万历三十八年进士。初授中书舍人,因忤熹宗,停俸两年,后擢御史。天启初年巡按陕西,又忤魏忠贤罢职。崇祯十六年拜南京兵部右侍郎、户部尚书。弘光朝建立后,高弘图加太子太保,加太子少师改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后进太子太师,之前由于和马士英不合力辞而去。

    现在,阮大铖死了,马士英也下台了,高弘图回来了。

    钱谦益没有办法和高弘图继续争,两人同是东林中人,高弘图的名声比钱谦益好得多,拥戴者更多,而且皇帝对高弘图是比较满意的,这促成了高弘图的上位。虽然高宏图同样是东林人,但他的作风完全和普通东林人不同,高宏图有一个很大的优点:“梗直”。正是这一点让高宏图重新回到了朝堂,并站在了最高点。

    这是高宏图最大的优点,在他的仕途起伏中这一点表现的淋漓尽致,当初作为首辅的马士英对他都比较畏惧,当时,高宏图成功的阻止了阮大铖和张捷的上位。后来,随着官员的不断变迁,朝堂越来越成为马士英的一言堂,随着马士英强行启用阮大铖,眼看大势已去,高宏图失望了,他选了离开,也直接造成了马阮联盟后来的肆无忌惮。除了在对付马阮这一点,高宏图几乎没有瑕疵,为人不贪墨,姓情耿直,从不任人唯亲,敢于谏言,即使同是东林人犯错他都不会客气,这就是高宏图的最大优势,皇帝看中的正是这些,高宏图的上位在情理之中,也等于是一种平衡。

    也就在这时候,一个消息传来,李自成死了。这是一个不太确定的消息,据说是死在了湖广的民练手中。但这个消息很重要,无疑代表着李自成的军队已经被建奴真正击溃,军队已经成为一盘散沙。

    而建奴的消息也迅速传来,深入湖广、四川、江西的阿济格部在收缩,这说明多铎覆灭的消息传到阿济格的耳中,一场事关天下的大战也即来临。

    历史上,阿济格正是在这个时间段率军北归,目的是和多铎部会和过江拿下南京。但这次,阿济格显然是真正的北归。因为多铎部的覆灭让被北方大地出现了兵力真空,阿济格要北还的目的很明确,保住北方大地。

    消息让朝堂忙碌起来,针对建奴的军事朝议开始。三曰后,在南京耽搁了很长时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