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544章 “临时工”话题(第1/2页)  超级透视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544章 “临时工”话题

    原本关毅和舒康只是过来和宋伍方打声招呼,说明一下筹建处人事调整的问题。另外就是通报一下,下个月10号试生产的事情。

    可他们没想到,见到了宋伍方之后,第一句听到的就是道歉。

    “淮扬日报和淮扬在线的那篇文章,我们正在调查……”

    宋伍方对于淮扬市的媒体出现抹黑源能的文章也感到很恼火。这件事情他第一时间就和赵秀娥沟通过了,赵秀娥说由她亲自出面,一定要尽快消除不良影响。

    可没想到第二天关毅和舒康就到了。

    不过,他们聊了一会儿之后,才发现原来这件事情舒康和关毅还不知道。

    “媒体上的抹黑文章,我们前段时间也看到不少,网络上更多……”关毅对此倒是一点都不担心。

    在他看来所有对源能的抹黑,除了那些别有用心者,其他的都是在没有实际应用面世之前对于未知事物的一种困惑和不解罢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源能应用出现在人们日常生活中之后,这些谣言自然就不攻自破了。

    到时舒康对于淮扬本地也出现了这类文章感到很生气。

    “淮扬日报上出现这样的文章,性质是非常严重的,这件事可没那么简单……”舒康知道在商场上,很多东西就是被一句谣言给毁了的。

    舒康和关毅两人的经历不同,他们看问题的视角自然也不一样。

    聊了一会儿之后,舒康就问起这件事的处理情况,宋伍方这才打电话给赵秀娥。

    等赵秀娥过来之后,她和宋伍方一样第一时间对关毅和舒康表达了歉意。

    “这件事情,淮扬日报社也进行了调查……”虽然赵秀娥并不相信丁一桐的解释,但现在面对着关毅和舒康,她也只能这么回答了。

    当关毅听到“临时工”三个字的时候,突然失声笑了起来:“赵市长,现在的临时工可真是能耐很大哦!淮扬日报总编的工作,都能由临时工来完成了!”

    “临时工”,顾名思义就是“临时招聘的工人”,这是华夏统一实行劳动合同制度之前的一个概念,是相对于有着正式编制的“正式工”的一个称呼、一种身份。

    但最近这几年,出事的总是“临时工”,他们被赋予了多层的含义。

    其实在历史上,“临时工”就是“替罪羊”的代名词。古代衙门里在差役之外还有所谓“帮役”和“白役”,都是编制外的临时工。衙役们作恶,出事之后就推脱到帮役和白役身上,事情最后也就不了了之了。

    现实中,出事的也往往都是“临时工”,很多在网上热议的事情,最后的调查结果都是临时工做的。

    临时工容易出事并不奇怪。临时工工作的“临时”性质使他们没有更多的顾虑、更多的约束也没有经过培训教育;临时工准入门槛低素质自然也低,出事的概率就更高……

    因此,聪明的领导就会招临时工,除了可以收买人心,在进人问题上搞权钱交易或利益交换,这些临时工比较听话,又容易辞退,用人风险就小……因此临时工自然出容易出事,不少地方都存在“出事的都是临时工”的怪现象。

    临时工真的是个奇异的群体。他们是犯事儿的,也是扛事儿的;他们是干活的,也是顶雷的;他们有时候是真的,有时候是假的;他们是壁虎的尾巴,也是鸵鸟的尾羽;他们是炮灰,是盾牌……他们有很多不应该存在的理由,但他们同时也是受害者。

    对于关毅直白的“嘲讽”,赵秀娥的表情变得有些尴尬。苏雯在一旁看到这样子,本能地就有一种“护主”的反应。

    “底下人办错事,自然就有相应的人来承担责任!关总,这关赵市长什么事啊!”苏雯说这话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