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五四三章 清淡(第1/4页)  全音阶狂潮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五月三号早上男女间分别了二十个钟头后的电话就亲密甜腻了何沛媛关心着男朋友的早餐还想继续去帮上午就要正式访问大指挥家的杜晓鼓气可是仔细想一想实在不太合适容易落人口实。
    杨景行也不想姑娘这么辛苦自己尽早忙完下午就能去接老婆。
    何沛媛真是很关心校友再次强调这样一个机会对杜晓很难得很重要没准就会改写职业生涯叮嘱杨景行要尽心尽责善始善终。
    杨景行很负责十点的采访他九点前就到大剧院了。电视台比他更认真十多个人的团队说是七点多就过来台里编委和技委领导都亲自到一线主持工作杜晓的领导陈鸿建根本说不上话。摄影、灯光、化妆好像也都是好手比上次去追悼会拍素材的几位老成稳重得多。
    资历和名气真是好东西欧根半个小时的小采访就有这么多人围着转场地还是昨天就准备好了感谢大剧院的配合支持给安排在了贵宾休息室。
    台领导也请杨主任先过目指导一下好大的阵仗休息室变摄影棚了。杨景行现在也稍懂一点皮毛认得出主灯辅灯柔光布再被介绍轮廓灯、地灯、吊灯。台领导干脆请杨主任坐到沙发上去两台固定机位都开机看看效果杨主任坐右边。
    杨景行不看自己一个翻译又不露脸。
    这电视台编委主任挺有担当的没有把责任推给下属承认杜晓跟他汇报过杨主任的意思但是他也认为杨主任有资格跟欧根平起平坐这样拍出来也更好看让观众更有亲切感。
    杨景行连连摆手:“这是我师姐的采访我就帮忙当个翻译让我师姐坐。”
    让记者跟采访对象这样两把沙发坐着也不好看呀还好是经验丰富的团队马上决定撤去一把沙发再搬来一把椅子摆放调整灯光和摄影机都要跟着动。
    还有些富余时间采访主创团队聊聊天。领导们都是有城市文化发展之高度战略眼光的人说起这个三十年前也就是柏林爱乐上一次访华怎么样怎么样电视台领导比杨景行更了解事情来龙去脉。
    欧根倒是轻车简行连个随行都没有也没要人迎接被带到休息室后由翻译介绍认识记者当然也得尊重地方习俗跟电视台领导握握手。化不化妆也是听采访方的坐下来稍微打点粉吧几分钟的事再就被请到沙发上入座开始吧。
    年轻女记者今天精细化妆认真穿着了毕竟也是浦音毕业又工作了几年看起来并没紧张淑女地在侧背对二号机位差不多跟采访者面对面的椅子上坐下后也显端庄大方:“首先非常感谢欧根先生能接受我台的采访……”
    欢迎尊敬一下后就是老生常谈的对浦海印象怎么样之类拉近一下距离坐在镜头之外的杨景行简单翻译欧根也是通常回答。
    抓紧时间杜晓接下来的问题就要从明晚的节目单出发了交响诗《唐璜》《贝多芬第五交响曲》《丁桑鹏第三交响曲》《拉赫玛尼诺夫第三交响曲》都是诚意满满的经典重头戏。
    当然了采访中聊的关于指挥家和乐团对这些曲子和作曲家的理解、认识感悟其实也就是戴清谈制作心得的程度八卦的对象不一样而已。
    真的让采访开始深入专业点的是从记者随机应变地问到“您认为哪些作曲家是好的素材提供者?哪些作曲家是制定准则的人呢?您更欣赏哪一类?”
    似乎很喜欢这个问题欧根简直是长篇大论没完没了。
    可怜的杨翻译光听记指挥家的艺术表达都已经眉头紧锁了还要被欧根拉进去参与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
    不知道怎么地采访变成了三个人聊音乐杨景行还是尽量把翻译当首要任务但有时候也不得不提醒或者衔接一下左右的思路和观点简直要冒汗了。
    只讲英语和只说普通话的两位就乐在其中明明听不懂也津津有味的样子然后就非常期待翻译的工作再就边频频点头边抓紧思考。
    可能是太累了之前还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