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章 学问里自有传承与坚持(第1/2页)  带着剧本闯秦时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翌日。

    在小圣贤庄已经有了“周末”的概念,他们每上几天课就会休息,昨天子墨就是借着休息的时间去有间客栈工作,今天就要上课了。

    一大早,子墨先是洗刷,然后穿上了一身儒家的服侍,就要上课去了。

    “哈哈,子墨早上好啊。”

    子墨正在向着“闻道书院”走去,突然背后传来一个粗狂的声音,转身一看,不是别人,正是丁掌柜。

    “早上好,丁掌柜。”子墨微笑回应道,这一回没有管他叫做“师傅”,毕竟在儒家还是有君子远庖厨的观点,若是被伏念听到了,那可就不好了。

    丁掌柜旁边还带着一个小伙计,不过不是石兰,只是一个普通墨家弟子。

    算算时间的话,现在的石兰应该还在蜀山呢,现在秦始皇才刚刚建国,一时半会还没抽出时间来收拾蜀山,不过也不远了。

    丁掌柜拍了拍子墨的肩膀,然后哼着小曲,就离开了,他旁边的那个小伙计也向子墨微微一笑,算是打过招呼了。

    子墨不敢再耽误时间,马上就向着闻道书院跑去了,今天可是掌门人伏念的课,谁也不敢迟到。

    儒家现在有三位管事的,人们称为“齐鲁三杰”,分别是掌门人伏念,二当家颜路,三师公张良。

    要说到伏念,他端正严肃,冷静沉稳,不苟言笑,要是犯了错误,处罚也是最重的,这里的学生们从来不敢在他面前嬉笑,就连子墨也是一样。

    咚咚!咚咚!

    学生们已经就做,伏念踏着步子又进了书院,席地而坐,扫视一番下方的学子,俨然给人一种不怒自威的感觉。

    嘀哩嘀哩。

    伏念翻出了一本竹简,从左到右从上到下,篇目名叫做诗经·召南·草虫,看来诗经就是今天他们要研究的学问了。

    “陟彼南山,言采其薇。未见君子,我心伤悲。亦既见止,亦既觏止,我心则夷………”

    伏念一副老学究的样子,认真的讲着,时不时的还向下面坐着的学生看一眼,看看有没有在认真听。

    琅琅书声如春风,拂过千年时空,少年啊壮志在胸。

    子墨学的挺认真,不过还是难免会跑神,而且快要到饭点的时候,就从旁边传来了咕噜咕噜的声音,伏念也不拖堂,到了时间就下课了。

    小圣贤庄的伙食是由丁掌柜供应的,这里也有厨房,但是权权由丁掌柜负责,他做的食物自然是美味可口,不过一般学校的标配应该是“大锅饭”,这一些由小伙计负责就行了,丁掌柜只做三儒的美食供应,这个可能就是伏念不拖堂的原因吧。

    上午的时间是学的“文化课”,下午练习六艺,而且今天的六艺课程是由三师公张良教的,一般张良都是教六艺,上一次子墨和那个小胖子结恨就是在他的剑术课上。

    张良准时到了靶场,众位学生也列阵好了,子墨在第一排的第一个,平时他有一些独来独往,毕竟一个前世已经二十来岁的人了,在这一些十来岁的熊孩子中间总是有一些格格不入,但是因为他成绩好,而且还受到三师公张良的器重,人们对他也是敬而远之。

    “子墨,你来说一下什么是小六艺,这是很简单的基础知识了。”张良微笑道,他偏爱子墨,在儒家也是人尽皆知的。

    子墨出列,向前一步,站在众人之前,沉声道:“小六艺是礼、乐、射、御、书、数。”

    这个知识是很简单,也就是礼仪规范,音乐,射箭(武术),驾车,文字,术数(数学)。

    在古人看来,听音乐是学问,练习武术防身是学问,驾车也是学问,儒家要培养的不是只会念书的书生,应该是比较全能的人才。

    “嗯,好,那大家开始练习箭术吧。”说完之后,张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