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七百二十六 在危机中寻找机遇(第2/2页)  万历1592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承下去的成国公,还有沐英的黔国公,这五家国公都是大明朝的顶级勋贵,与国同休,地位超然,文官不能动,宦官不敢动。

    五家世袭罔替的国公里面,魏国公家因为历史原因在南京常驻,黔国公家则永镇云南,只有三家常驻京师北京。

    但是也就是地位超然了,要论实权,还真没什么,比起这五家,其余那些国公要么是追封,要么是亲眷关系得到的,都是流爵,无法世袭罔替,更加不受重视,甚至还很容易被人嘲讽。

    传承到这一代,成国公家上一任成国公万历十四年自杀了,这一代成国公还没长大,没能袭爵,成国公家暂时没有话事人,忽略不计,不过英国公和定国公家都是有成年掌门人的。

    这一代英国公张维贤执掌五军都督府里的中军都督府,执掌京营兵权,统帅京营,是大明勋贵圈子里的领袖级人物,因为执掌京营兵,所以在政治斗争当中会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历来为文官们所拉拢重视。

    定国公徐文壁为人谨小慎微,常常能见到皇帝,文官们刻意与之结交,和文官关系好,基本上算是文官们捧起来的吉祥物,身为勋贵首脑之一,居然和文官们一起上表请朱翊钧立储,请罢免矿税等等。

    寻常文官这样做早就被朱翊钧恨上了,徐文壁小心谨慎,又是顶级勋贵,所以朱翊钧对他比较宽容,也就是说几句,并不深责。

    本来勋贵圈子里面的利益已经分的差不多了,多了一个萧如薰,其实没什么,萧如薰的封地在缅甸,和京师隔着十万八千里,没什么利益冲突。

    但是如果说萧如薰晋封秦国公,那么双方的处境可能就会有一些微妙的变化。

    谁也不知道皇帝把萧如薰晋封为秦国公之后,打算怎么任用萧如薰,是留在京师呢,还是回缅甸呢?

    大家都认为回缅甸的可能性不大,留在京师的可能性很大,那么留在京师又能干什么呢?

    人们发散一下思维。

    三年前,萧如薰去留之争当中,不少人提议让萧如薰提领京营,重练京营兵,这一提议在当时得到了不少人的赞同,但是因为勋贵圈子的强力抵触和当时还有些能量的李成梁的上下活动,于是作罢,萧如薰自请留镇缅甸,风波结束。

    可是如今,萧如薰携不世之功卷土重来,一来,就气势汹汹的让皇帝为他争取到了秦国公的爵位,虽然大概是流爵,但是奈何封号尊贵,这样一来,身为顶级勋贵,他……又能走到什么地步?飘天文学小说阅读_www.piaotianx.com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