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五零章 三学纪要(第1/5页)  恶汉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五零章 三学纪要

    桌案上,摆放着一摞用线装订起来的书卷。

    经过特殊方法鞣质而成的牛皮封面上,写着四个苍劲古拙的小篆字:三学纪要。

    董俷没有去看书,而是呆呆的看着眼前的童子。

    那童子,董俷却是认得的,正是那黄劭的独生子,黄融。

    此刻的黄融,披麻戴孝。身边站着一个五大三粗的氐人,是黄劭在氐池时买来的奴隶,也是黄家唯一的一个下人。至少在搬去汉安城之前,他是唯一的下人。

    董俷只知道这个人叫老氐,黄劭很信任他。

    和黄融是一样的打扮,披麻戴孝,面带悲戚之色,静静的跪在黄融的身后不说话。

    董俷感觉,心在抽搐。

    “融儿,你,你怎地这个打扮?”

    黄融泣声道:“爹爹,爹爹在我们十天前,去世了!”

    “什么?”

    董俷的脑袋嗡的一声,半晌说不出一句话。

    黄劭走了?为什么没有人通知我?为什么连一点消息,都不知道?

    “你爹爹……”

    “自入冬以来,爹爹的病情越来越严重,连天的咯血。母亲说,要请华先生照看,但是爹爹说,他自己的情况,自己知道。几乎每天在榻上,就是撰写这部三学纪要。说这是关系到天下间寒门子弟的未来,更是关系到叔父您未来的大业。”

    黄融年纪小,对董俷的称呼,和大多数人不一样。

    “月初的时候,爹爹说想要回老家,又不愿意惊动其他人,只带着我和母亲,还有老氐上了路。可是到汉阳时,爹爹就……走之前要我带着这部书,交给叔父。”

    那带着童稚气的声音,每一个字就好像钢针一样的插在了董俷的心口上,久久没有言语。

    黄劭,还是走了!

    去年生病的时候,董俷把黄劭带到了汉安城,同时命人前往武陵山,寻找张机。

    只是张机在数年前,完成了《伤寒论》之后,就一个人飘然的离开了。

    他去了何处?

    无人知晓,除了留下伤寒论和脉经两部著作,请人将来转交给董俷之外,就没有留下只言片语。据当地人说,张先生似乎是去了南蛮,而后就失去了消息。

    自关中大战拉开序幕之后,董俷就一直忙于公务。

    可没想到,眼看着好日子就要来了,黄劭却走了……而且是走的那么无声无息。

    低下头,看着那本《三学纪要》,董俷的心头很沉重。

    一个冬天,走了两个人……一个是他最尊敬的师长,另一个是他最信任的部下。

    虽得了关中,可是董俷却觉得,他失去的东西,更多!

    “你母亲,还有曾次的灵柩,如今在何处?”

    “母亲尚在汉阳,配备爹爹的灵柩。只是命我前来送书,然后要扶爹爹的灵柩回益州。母亲说,这是爹爹最后的愿望,所以我们一定要送爹爹回他的老家。”

    “融儿,你且留下……”

    董俷站起来,对黄叙说:“立刻告知儒宗,命伯俭立刻找到夫人,务必要请夫人留下。曾次的灵柩,就由他来照管……你立刻找来孝直,就说我有重要的事情。”

    “喏!”

    孤儿寡母的,回到了益州,那日子该怎么过?

    不管黄劭是怎么想的,董俷绝不能让自己的老部下,老兄弟为自己奉献了生命,可到头来连老婆孩子都无人照顾。不行,这绝不符合他董俷的原则,绝对不行!

    抚摸着黄融的头,“融儿,我会命人接你母亲过来,你好好的留在长安。我会命人每个月给你母子拨出钱粮,老氐,你一会儿跟媛容去找一处房子,我会再安排仆人照顾…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