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零七章 沙沙有心事(二)(第1/5页)  恶汉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零七章 沙沙有心事(二)

    董俷正扶犁赶牛,在田间耕作。

    这汉代的犁,多是以长直辕犁为主,回头转弯时不够灵活,起土也有点不太方便。

    不过对于整个时代而言,长直辕犁却是非常出色的农耕工具。

    从春秋末年开始,就出现了耕牛,对于耕种而言,产生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由于耕牛并非是家家户户都能养得起,只聚集在少数人的手中。有一头耕牛,那在乡间就是很了不起的事情。有些地方,有些人甚至靠着耕牛,就能蓄积一大笔财富。

    中原的耕牛稀少,但是对于张掖而言,似乎就不再是什么大问题。

    大片的牧场,大批的游牧羌人……

    随着董俷从中原迁入汉人之后,从羌人的手中买来耕牛,并不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说起来,这里面有黄劭的大功劳。

    早期为了吸引汉民流入,有一段时间曾予以了一户人家,一头耕牛的措施。

    随着汉民增加,地域不断的向西面扩张,产生了大批的良田,更促使了黄劭大力发展畜牧业。反正所占领的土地,都是董俷的财产。黄劭规划出几块肥美的牧场,专门吸收流离失所的羌人前来牧养牛马,也进一步的促使了羌人和氐人的汉化。

    血统纯良的马匹,被用以战马。

    而次一等的驽马,则被当作商品进行贩卖。

    如今董俷名下的好马,有几万匹,足以装备出一个精锐的骑军。

    沙摩柯看到董俷的时候,吃了一惊。

    他万万没有想到,自家二哥居然会跑来进行农耕。而且,在田地周围,聚集了蒲元、马均、费沃等将作大将,还有一群书记,不断的记录着三人口述的种种问题。

    任红昌和董绿二人坐在田垄畔临时搭箭起来的暖帐中。

    两个幼儿趴在暖融融的虎皮毯子上你掐我一下,我推你一掌,咯咯的笑着,正玩的不亦乐乎。

    其中一个,正是董朔,而另一个幼儿,生的和董朔几乎是一般模样,皮肤黝黑,刚被董朔拱倒,坐在垫子上咿咿呀呀的,也不知道是想要表达什么,片刻又爬了起来,和董朔顶在一起,那架势好像是在说:我就不相信,我会打不过你这家伙。

    这小家伙名叫董宥(you,四声),是董俷和任红昌的儿子。

    宥,《广雅》中有解释,意思是赦,宽恕。这名字可不是董俷起的,要依着董俷的性子,人家打我一拳,我迟早会一脚还回去。宽恕?是对朋友,而不是对所有人。

    说起董宥,这出生还真的是坎坷。

    临泾之乱发生后,典韦掩护蔡琰等人撤入朔方,作为女眷中的武将,鸾卫营的前任主将,在李信被杀,人心惶惶之际,不但一手接掌了鸾卫营,更承担起拱卫的重任。

    要说撕杀,任红昌没有典韦沙摩柯那般惨烈的战斗。

    可这一路上挺着个大肚子,一方面要安抚蔡琰等人惶恐的心思,一方面要警惕周遭的事情,任务可当真是不轻。过了大城塞之后,腹中小儿在四面危机中诞生出来。

    加之董俷生死不明,任红昌这心里的恨,可想而知。

    卢植为幼儿起名叫做董宥,希望孩子要学会宽恕,任红昌也要学会宽恕。

    后来董俷回来了,对此也无能为力。他早就给儿子想好了一个名字,叫做董平。

    可惜……

    这‘平’字,就便宜了典韦的幼子,同时也为沙摩柯的儿子起名为讐(chou,二声)。《史记·晋世家》中有仇者,讐也。意思就是要提醒孩子,莫要忘记今日之仇。

    沙摩柯跳下丹犀,刚走过去,就见刘辨带着小文姬和董冀,满头大汗的从旁边跑过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