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九三章 知我者谓我心忧(第1/5页)  恶汉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九三章 知我者谓我心忧

    天一亮,成蠡为主将,淳于导为副将,带着二百巨魔士,保护徐母和蒲、马二人上路。

    董俷带人把他们送到了村口。

    临别时自然又有一番叮咛……徐母拉着徐庶和石韬的手,重复着头天晚上不晓得说了多少次的言语。内容无非是要他们好好读书,好好学习,莫要担心她的生活。

    徐庶和石韬一而再的保证,不会令徐母失望。

    徐母这才上了车,临行时又对董俷说:“西平,老身就把这两个孩子托付给你了。”

    董俷也再三保证道:“婶婶放心,小侄定为他们谋一个好前程。”

    徐母这才算放下了心,登上车仗。

    看着车驾渐行渐远,董俷突然有一种想家的念头。一转眼四年过去了,奶奶虽然每次派人送信都说身体安康。可每每想起来,董俷总是会有一种莫名的愧疚感受。

    如果有机会,定要回家看看。

    董俷暗自做出决定,转身准备回去。

    徐庶不愿走,站在村口呆呆的眺望着车驾离去的方向,突然间流出了眼泪。

    想想也是,徐庶自幼和母亲相依为命,十八年来,即便是在太平道作乱的那段艰苦岁月之中,他也没有和母亲分别。可没想到……此去求学,荆州和张掖相隔万里,不晓得要多久才能再见到母亲。想起这些,徐庶的心里,就有绞痛的感受。

    石韬轻声劝慰,但徐庶还是站在原处。

    董俷过去,拍了拍徐庶的肩膀,“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元直,婶婶对你寄望甚厚,你唯有刻苦求学,他日有所成就,才不负婶婶的心意。如今难过,倒不如去想想日后该怎样努力。”

    徐庶心里一颤,抬头向董俷看去。

    “兄长今日一席话,元直牢记在心中。”

    正准备回去召集人马,准备出发,却远处一阵急促马蹄声传来。

    蒲元慌慌张张的催马疾驰,大声喊道:“主公,主公……”

    董俷愕然,等蒲元马到近前,上前一把抓住了马缰绳,“蒲元,你怎么有回来了?”

    “险些忘记了一件大事!”

    董俷说:“什么事?”

    “主公此去丹阳,想必是要经过江夏喽。”

    “应该如此。”

    “元刚才在路上想起来,江夏有一奇人,主公路过时不妨前去拜访。”

    江夏?奇人?

    董俷诧异道:“是什么人?有何出奇之处?”

    蒲元挠了挠头,“那人名叫费沃,字载成,刚弱冠,是江夏城中一大户人家子弟,颇有才干。他好机关学,曾拜师沔南名士黄承彦,学艺五载,被誉为今世萧何。”

    董俷闻听一惊,“江夏居然有这样的人物,为何未曾听闻?”

    蒲元说:“此人不甚喜欢张扬,故而声名不显。元乃是在郑师处听到此人的名字,所以就留了一个心思,向郑师打听了他的住所。之前见到主公一激动,竟险些把此事忘记。主公若路过江夏的时候,可以却见见此人……这里是他在江夏的住址。”

    董俷欣慰的说:“蒲元,有心了!”

    “那元就告辞了……成蠡大哥他们还在路上等我,主公一路顺风,还望早日回转张掖。”

    说完,蒲元躬身一礼,转身上马,扬鞭而去。

    这胖小子走的倒是很潇洒,不过这么一来,也让徐庶的心情好了很多。

    于是召集人马,董俷率领三百巨魔士再次启程,一路浩浩荡荡的朝着襄阳前进。

    ******

    闲言少叙,董俷等人经宛县,过淯阳,途经新野的时候,停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