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五九章 韩与马(一)(第1/4页)  恶汉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五九章 韩与马(一)

    雷击嘉德殿,似乎是给雒阳的士人们打了一剂强心针。

    第二天,以谏义大夫刘陶为首的太学院士子在朝堂上奏说,汉出奸人,故而上天雷击嘉德殿,以作为警示之用。凉州人董俷,生性鄙恶,就是上天所警示的恶人。理应斩首,收回凉州刺史董卓的兵权,并将董家一门老小押赴京城,处以极刑。

    这奏章洋洋洒洒,刘陶更是摇头晃脑,忽而义愤填膺,忽而面目悲苦,总之大有不把董俷置于死地不罢休的意思。

    满朝官员纷纷响应,看上去轰轰烈烈,好不热闹。

    可聪明的人却看出了端倪。

    不论是大将军何进,还是太傅袁隗,包括张让等人在内的十常侍,却都没有说话。

    汉帝见群情激愤,似乎有些手足无措。

    “以太傅看来,董家子这件事当如何处置?”

    半眯着眼睛,好像一直在打盹儿的袁隗突然说:“雷击嘉德殿,却是上天之警示,但究竟是在警示什么,还要仔细揣摩。天意难测,天心难测,只凭几个人那么一说,似乎有点过于草率了。老臣以为,当请一精通历法之人演示,以确定这上天究竟是什么意思。”

    话音未落,张让突然开口:“皇上,老奴倒是有一个人可以推荐。”

    “哦?”

    “等闲人难免会和董家子有瓜葛,可此人却一定不会。而且他乃光武皇帝侄子鲁王刘兴的后代。若说较起来,这个人还是皇亲国戚,一定会秉公直言,没有虚假。”

    “你是说……”

    “老奴所推荐的人,正是谷城门校尉,刘洪刘元卓。”

    张让在说出这个名字之前,刘陶等人不免心中忐忑,生怕张让说出一个他们不愿听到的名字。

    因为就董俷这件事情而言,已经演变成保存士人脸面的大事。

    随着汉帝对朝政掌控的不断加强,特别是州牧制度的重新启用,让士人们感到了惊慌。

    刘焉、刘虞,这都还好说。

    可是凉州刺史董卓、并州刺史丁原等人的任命,似乎向士人们发布了一个信号:武人当兴!

    如果眼看着那些平日里被他们视为粗鲁代名词的武人站在朝堂上,才是最大的悲哀。

    所以,董俷一定要杀,董卓一定要打压。

    对于刘陶等一干太学院出身的士人而言,这是他们最后的机会。

    但是,对于刘洪这个名字,刘陶等人却无话可说。

    汉帝非常满意张让提出的这个名字,连连点头说:“阿父说的不错,皇叔确实是最佳的人选。”

    按照辈分,刘洪是汉帝的叔叔。

    而且对于历法天文方面而言,可称得上是大汉的第一人。

    曾担任过执掌天时、星历的太史部郎中,测定了二十四节气时太阳所在横行间的位置等等一系列在当时的整个世界而言,最为准确的数据,并且被收入了四分历中。

    此外,刘洪精通政务,也熟识数术。

    所著作的七曜术和八元术,在当时整个天人感应体系当中,算得上是极具权威。

    熹平六年,刘洪因父丧而致仕,在家中编纂《九章算术》而再次闻名天下,之后更因为这个原因,而担任上计掾,主掌天下财政。光和六年,因得罪了十常侍封谞而被罢官,于是在家中休养,同时又编纂了一部奇书,名为《乾象历》,为世人所称道。

    中平元年,黄巾之乱爆发,封谞被杀。

    刘洪因此而再次出仕。不过因没有贿赂张让,只得了个谷城门校尉的职务。

    此人性情淡漠,不喜欢和人打交道。而且为人公正,在雒阳城内也算是极有名声。

    袁隗听到这个名字的时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