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正文 第五百二十八章 江中长谈(第2/3页)  明末锦绣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差纳粮,是钱孙爱在和朱宏三吹牛逼侃大山中听朱宏三断断续续的谈起过,然后钱孙爱私下里整理出来的。当然这是朱宏三特意为之,因为这个时代士人是不用交一点税的。在王朝前期还行,因为天下大乱,人口消灭的差不多了,土地很多,所以国家税收还能正常维持。可是不用多少年,随着人口增多,读书人必定多起来,财政入不敷出也就成了必然,崇祯朝就是个例子。其实在万历年间土地收上来的税就难以维持国家的运营,但是万历皇帝牢牢的把持了矿山、各地市舶司,每年还有个一百多万两的收入,这才维持了这么大的江山。

    可是当万历死后一切都变了,新上任的皇帝是东林党支持的泰昌皇帝朱常洛,这位当了二十多年苦命太子的哥们一上位,就将他亲爹万历和他说的话忘于脑后,将内廷几百万两存银全都交给户部,还将矿山、市舶司都交了出来。不过好在朱常洛这位哥们只当了一个月天子,下面的天启皇帝朱由校在最后四年已经发现国家都交给东林党这些臭老九实在不行,所以借用魏忠贤重新启用了各地的税监、市舶司,正因为这样天启在位的七年,虽然辽东一直和满清死扛,关里陕西、河南各地大旱,一点不比崇祯在位的十七年差,但是并没有出现什么大乱子,国家统治也在勉强运转,正是因为朝廷手中还有点银子。

    可是自以为事的崇祯上位(天启皇帝之死疑点很多,大家可以看看绣春刀2,里面还是参照了些历史的,还有天启大爆炸,大家可能不知道这次大爆炸让天启皇帝唯一的儿子惊吓而死,而一年后天启皇帝也死了,里面的事可就有些耐人寻味了),立刻将税监和市舶司裁撤,国家财政完全依靠土地财政。

    这些事作为后来人的朱宏三当然知道的一清二楚,在刚穿越的时候朱宏三也打算自己当了皇帝后就开始弄后世雍正玩的那套,可是等朱宏三当上皇帝后才发现,事情想得简单了。朱宏三的统治基础就是湖广这些勋贵,这些人是他的本钱,军队和工厂都要这些人才能运转。而士人集团势力太大,大到朱宏三根本不敢提摊丁入亩的事,现在整个中国可不止朱宏三一个势力,还有盘踞在广西、云贵、湖广的朱由榔,还有占了整个北方的满清,只要朱宏三一有实行摊丁入亩的苗头,朱宏三立刻众叛亲离。大家跟着你出生入死,不是为国家做贡献,而是想要公侯万代的,现在你这个皇帝想要让我们交税,并且还是子子孙孙都要交下去,那谁还和你干。

    为了自己的大业,朱宏三只有忍下去,只有继续给这些士大夫特权。不过朱宏三是什么人,现在不做不代表将来不做,在给士大夫特权的同时朱宏三在挑选一些思想激进的年轻人,将“摊丁入亩”和“官绅一体当差纳粮”这两个大杀器慢慢的渗透出去。

    到现在为止朱宏三的计划很成功,十七八的年轻人正是思想活跃的时候,而接受儒家“家国天下”传统教育的他们,很有些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这其中钱孙爱就是典型。

    钱孙爱作为统治阶级的一员,对自己阶级内部一些事很清楚,同时钱孙爱还见过北方战乱,知道这个国家已经出现问题,所以到了广州立刻成了朱宏三的拉拢对象。钱孙爱也不负希望,很容易接受了朱宏三这种激进思想。

    这种思想也是促使钱孙爱投靠朱海的关键原因,秦王朱江是湖广勋贵的代表,楚王朱淮更是和传统文人交情莫逆,他上位后根本不能实行“摊丁入亩”和“官绅一体当差纳粮”这两条,选来选去只有人单势孤的太子朱海是唯一人选。再加上支持太子的正是朝中改革派的马明远,还有马明远的小兄弟陈子龙也是钱孙爱的同道中人,钱孙爱来投靠朱海也就不足为奇了。

    今天朱海看到钱孙爱拿出这个小册子,知道钱孙爱真的是真心投靠自己,要知道钱家就是南直隶的大地主,家中粮田上十万亩,这两项政策实行下来钱家的损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