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六章:府试开考,酒中真言(第2/3页)  斩邪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府试主持者为南阳府知府大人,苏姓,名“铭”,字“冠成”,二甲进士出身。他年近五十,身材挺拔,留着标准的三缕长须,清雅而有威。

    知府是从四品的官,官气养神,态势自生。

    苏知府端坐在主位上,目光威严,扫视着整个考场。下面有两名陪同监考官员,间或离开座位,在考舍廊道走动,以示视察。

    时间在一片紧张而有致的氛围过去,过了中午,陆续有人交卷。有胆大自信的,当场便请求知府大人面试这和县试同理,但有规矩,最先交卷的前五人才有这个资格,后面的,就没有了。

    面试内容不定,看知府大人的心情,或出对子,或考诗词,也有可能直接让背诵一篇圣贤文章。只要过关了,当场录取,便是童生身份,区别于白丁。

    这一场府试,陈三郎做得慢,交卷的时候,已是二十名开外,失去了面试的资格。他倒不在乎,当场面试,有利有弊,而且录取主要还得凭借文章本身的水平。

    交了卷,出到试院外,看天色,已是夕阳西沉。

    他伸手揉了揉太阳穴,感到一股疲倦。

    华叔等在外面,赶紧迎上来:“少爷,成了。”

    “成”是兆头吉利话,不说“出场了”,因为“出场”之语不讨喜。

    陈三郎点点头。

    “现在回客栈”

    陈三郎“嗯”了声:“回去吧。”

    考试做文章,不仅仅是脑力活,提笔写字,也相当耗费体力。他的身子骨偏弱,一场试考下来,颇为疲累。如果日后乡试,还是这般状况,没有改善的话,真是吃不消。乡试不同童子试,那是正式严格的科举大考,足足要考三场,每场考三天,加起来就是九天。

    如此密集的考试,强度很高,身体差劲的人,考着考着,就会晕倒过去。

    每科乡试,因为晕厥而被抬出场外,丧失前程的考生屡见不鲜。

    故而王朝虽然重文轻武,但一些有见识的书生,往往也会练习点粗浅功夫,加强体格。

    陈三郎便正在学着武功,根据许氏父女的情况看来,这学的,还很可能是高深武功呢,必须珍惜。

    回到客栈,往床上一躺,眯着眼开始休息。至于晚饭,华叔知道他胃口嗜好,事先又得了陈王氏的吩咐,不会节省。跑到外面,买了一只烧鸡、一斤牛肉、一斤羊肉,另有菜蔬若干,几乎能摆满一席了,让人送到房间来。

    闻着香味,陈三郎食指大动,起来开吃。

    “华叔,你也一起坐吧。”

    华叔呵呵笑着回答:“少爷,这个不合规矩。”

    “在我这里,没有那些狗屁规矩。”

    陈三郎满嘴油腻,居然爆了粗。

    华叔听着心中暖和,他在陈家做了这么多年的管家,可以说是看着陈三郎长大的。近年来陈家开始败落,奴仆散走,另谋高就,但华叔坚持留下,可谓忠心耿耿。

    然而再忠心,如果主人不仁,那忠心也会冷落消逝。

    他也就不矫情,坐下来,陪少爷一起吃饭。

    陈三郎问:“华叔,你是明远县人吧。”

    明远县与泾县比邻,相距不远。

    华叔回答:“是的。”

    “多少年没有回去过了”

    陈三郎又问。

    华叔眼眸露出一丝缅怀的情绪,感慨莫名,声音低沉着:“上一次回家是十年前整整十年没有回去了。”

    “我记得你说过,你在那边有父母兄弟在。”

    “是的,呵呵,那时候家里穷,兄弟姐妹多,没饭吃。多得老爷看我可怜,就出钱买下我。没有老爷,我可能早就饿死街头了。”

    陈三郎叹口气:“活着,真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