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一十章 三脚金蟾(第1/3页)  回到山沟去种田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一十章三脚金蟾

    这真不是李君阁说嘴,老时间的梯田在收完稻谷后并不放水种菜,而是蓄水养田,风沙流水带不走泥土,水中微生物和鱼虾的代谢产物会变成肥料,腐烂的稻桩次年翻入地下,也能重新变成养分,再适当的追加人畜产生的有机肥,这是一个几近完美的生态循环。

    进入苗寨,俩妹崽又被精美的木楼惊呆了。

    李君阁介绍到:“你们国家一直用文化的多元来标榜自己,其实那只是各种文化集中到了一个城市里因而显得花里胡哨而已。”

    “现在你们看到的是另一种有序的多元,这里就是阿音的故乡,跟李家沟也就是七八百米的落差,差别很大吧?”

    “这种差别,山上山下已经存在好几千年了。也就是说,好几千年前,我们国家就已经是多元化文化的国家了。”

    “现在我们国家大的民族有五十六个,这之外的还有不计其数。同一个民族间,相隔一座山,一条河,就可能就存在文化差异。这就是我们的那句老话‘十里不同风,百里不通俗’,是不是很神奇?”

    俩妹崽听得连连点头。

    alice对shirly说道:“姐姐,要不要把阿音姐这个民族的文化也纳入研究范围?”

    shirly咬着手指惊恐万分:“一个汉文化都被祖祖训得不要不要的了,这个这个……”

    李君阁没心没肺地哈哈大笑,拍了拍俩妹崽的肩膀:“加油!我看好你们哟!”

    几步走到阿音身边,阿音对李君阁翻了个白眼,低声说道:“二皮你又在使坏!人家两姐妹就回来给自己祖祖过一个生日而已,结果陷在这里回不去了!”

    李君阁贼笑道:“记得那句广告语不?‘蜀都,一个来了就不愿离开的城市’,这正说明我们家乡魅力强大啊!”

    寨子的体检安排在中间的林子里,同样是拉着大横幅,没有电音喇叭,不过聚音效果竟然比李家沟打谷场还好。

    还是同样的套路,阿音拿出单反咔嚓咔嚓猛拍,拍完后医生们回到寨子,又各自为政开始体检。

    两天后,医疗队恋恋不舍,带着苗寨和李家沟的土特产,大包小包地上了船。

    开出去老远,刘主任还向李君阁招手,嘴里喊道:“皮娃!我一定还会回来的!”

    李君阁:“……”

    回到村委,阿音开始整理素材,准备在网站发新闻稿。

    李君阁瞥了眼稿件,说道:“阿音,你这样写可不行啊,不震撼。”

    阿音看了下稿件,说道:“没毛病啊?”

    李君阁说道:“人家芊芊这么给力,这个医疗队我们必须好好宣传啊,你看这里,‘医疗队还进入了苗寨’,这有意思吗?你应该这样写:‘医疗队的同志克服了重重艰难险阻,通过刚刚架设的溜索,终于抵达了悬天崖顶’。”

    “什么悬天崖顶!明明是从天书崖上去的!”

    “你怎么能这样呢?悬天崖跟天书崖,哪个听起来更吓人?”

    “……”

    “接着来啊,溜索共分十段,跨度长达七公里,落差高度七百米,同志们的身体被凛冽的山风吹得晃来晃去,脚下就是万丈深渊。然而同志们战胜了对大自然的恐惧,一心只想将温暖送到乡亲们身边……”

    “恐惧个屁!小雪跟芊芊姐都乐开花了!都说下个星期还要跟着小美一起来!”

    “你别管人家开不开心,你要让人家的领导开心啊!”

    “……”

    “还有啊,双脚终于重新踏上了实地,见到苗寨里乡亲们亲切的笑脸,同志们觉得一切的辛劳付出都是值得的,当乡亲拉着队员们的手的千恩万谢的时候,队员们只是谦虚地说了一句:‘没什么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