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千二十章 大道百锁歌(第2/3页)  大小姐的贴身家教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似的典籍。

    王庸拿着这本书,略显犹豫。从名字上看,这应该是一本修行类的典籍,跟《国学正典》要求的思想性文化内容相去甚远。

    王庸本不想翻看的,想要直接将它跟其他道家典籍扔一起。

    可是鬼使神差的,不知为什么在王庸刚要放弃这本书籍的时候,王庸忽然手臂一缩,又将其拿了回来。

    “看着不厚,几分钟就能翻完,看看又何妨?”王庸嘴里嘟囔着,然后信手翻开了第一页。

    果不其然,第一页上印着的是那首流传甚广的《大道歌》。

    “道不远,在身中,物则皆空性不空。

    性若不空和气住,气归元海寿无穷。

    欲得身中神不出,莫向灵台留一物。

    物在身中神不清,耗散精神损筋骨。

    神驭气,气留形,不须杂术自长生。

    术则易知道难悟,既然悟得不专行。

    所以千人万人学,毕竟终无一二成。

    神若出,便收来,神返身中气自回。

    如此朝朝还暮暮,自然赤子产真胎。”

    这些文字,即便王庸对所谓修行没有太多研究,也差不多可以倒背如流。

    只是,王庸很快就发现了诡异的一点。

    这首《大道歌》的文字,被一道道奇怪的笔画串联在一起,就像是一根根锁链,将整首诗歌给锁住了一般。

    “什么意思?”王庸不由好奇起来。

    继续翻看第二页,映入眼帘的却是一句句白话文。

    “修行,皆在‘性命’二字之上。不懂这两字,便勘不破修行真谛。观如今存世的修行法门,莫不是装神弄鬼、阴阳怪气,最终性不性,命不命,两手空空。这种修行可以称之为神鬼之道,但是绝不是人类修行之道。

    何为人类修行之道?就是要性命双修。性是人体内在的道,心性、思想、秉性、性格、精神皆可称为性。命指人外在的道,身体、生命、能量、命运、物质等等,全都是命的显化。陈撄宁讲:性即是吾人之灵觉,命即是吾人之生机,用灯作比喻,就是灯油是命,灯光是性;有灯无油,灯就不能发光;徒有灯油而不能发光,则不能显现油灯照明之用;修道之意在教人积足油量,并教以点灯之法,则人生必充满光辉。

    此说,吾亦认同。”

    王庸看到陈撄宁三个字,眉毛挑了挑。

    这书的作者竟然认识陈撄宁,显然年代不可能久远。因为陈撄宁是出生于民国期间的近现代道教领袖人物,仙学创始人,有“仙学巨子”之誉,道教界敬誉其为“当代的太上老君”。

    从这一点分析,此书作者很可能是跟陈撄宁同一时期的人物。

    只是这样一本近现代书籍,为什么会出现在湾湾故宫博物院的藏书里呢?

    湾湾故宫博物院还不至于把所有有名无名的乱七八糟书籍都收录在内的。

    怀着疑惑,王庸继续往下看。

    “性不离命,命不离性。人的存在以生命为基础,人一旦失去生命,就会变成死尸,人也随之死亡;人同时也不能离开精神意识,没有精神意识,人就是活死人,也就是所谓僵尸。

    纵观如今武林跟修真界,无论是习武者还是修行者,都没有贯彻性命两字的真意。练武者只知道练习肌肉骨骼血液脏腑,对于精神修行则嗤之以鼻;相反,修行者则只注重精神意念的修习,完全不顾身体的磨练。久而久之,他们的精神意念变得异常强大,身体却开始亏空萎缩,直至命不承性,身体无法支撑过于强大的精神意念,不得不选择坐化。可笑的许多修行者还以为坐化飞升乃是成仙之途径,故意寻求一个坐化之道。

    此举简直就是愚蠢!

    人乃万物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