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8章(第1/3页)  赠你一夜星空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李泽文没有直接回酒店的房间,去了酒店的健身中心运动了半小时才回到套房内。

    他坐下后翻开电脑笔记本,视频电话准时响起,接通后屏幕那边出现了他手下的博士生Richard,一个土生土长的美国小伙子,相当勤奋和聪明,这个暑假李泽文安排他去北非做社会调查——李泽文回国这段时间,和他保持着远程联系,一周答疑两次。

    回答了学生的提问后,他又花了十分钟处理了邮箱里的大堆邮件,最后才沉下心来,坐到沙发上,重新翻看着中午时黎宇飞带来的警方卷宗。他手畔放着一杯美式咖啡,是餐厅的服务生刚刚送来的,味道浓郁,不加糖的那种。中午在中餐厅的二十分钟里,李泽文虽然也看过一次警方报告,但这样的原始资料,是值得一看再看的。不论警方的结果如何,文书工作还是很规范的,这里面的信息量挺不少。

    他仔细看了法医报告,报告不长,医生按照常规做了尸表检验和尸体解剖,认定全身没有打击伤痕,系高坠致严重颅脑损伤而死亡。

    法医报告后就是现场勘查报告。潘越坠落地点距离楼体三米远,根据落点可以判断出潘越坠楼的起点。在坠落起点的位置处,警方发现了潘越的书包,书包规规矩矩摆在地面上,因为书包的材质,没有检测出指纹。现场没有血迹,没有打斗痕迹;潘越的足印在屋顶多处地方出现,可见他上楼后在屋顶上逛了一圈。同时,因为栏杆全是水泥砂浆结构,也留不下什么明显脚印,警方在坠楼处的水泥栏杆上提取了一处隐约的足印,可以证明潘越曾经站在水泥栏杆上。

    最后是一系列的走访的笔录资料,李泽文一份份开始阅读。

    潘越坠楼地点大致在初三·三班和初三·四班的交界处,因此这两个班的学生是目击者,根据规定,初中部的学生应该是五点放学,但当时已经是五月,中考临近,因此从初三年级的放学时间推迟到五点五十,和高中部放学时间一致。当时,初三年级的同学正在上课,教室比较安静,忽然四班有些同学听到“砰”的一声坠地声在教室外响来。学生们早就心急火燎盼望放学,听到了异响岂有不去看一看的道理?坐在窗边的率先往外看,就发现了脸朝下砸落在教室和花坛之间的潘越,学生们齐齐尖叫起来。

    警方记录了初三·四班班主任奚彬的问话,也是他报的警。

    问:你当时在干什么?

    答:我当时在上课,讲中考冲刺的内容,忽然听到“咚”的一声,很沉的那种,就像是农村的米袋掉在地上的声音。

    问:除此外你还注意到什么事情吗?比如尖叫,呼救之类的?

    答:完全没听到。当时窗户旁的几个学生尖叫起来。我连忙打开教室门一看,就看到不远处地面上看到地上躺了个学生,我吓坏了,连忙报了警打了救护电话,又忙着安抚学生。

    问:你怎么知道是学生?

    答:他穿校服的啊。

    问:当时几点?

    答:五点四十五的样子。

    问:你确定?

    答:不会有错,教室后面挂了一台钟,我一抬眼就看得到。

    问:好的。谢谢。

    随后还有一份学校领导的问话记录,是当年的的王副校长。他是天文台项目的直接负责人,他提到初中部的教学楼楼顶最近一直开着。他说没想到楼顶的门也会成为安全隐患。

    问:楼顶的门一直是开着的?

    答:本来不是,但是这些天确实一直开着。

    问:“本来不是”是什么意思?

    答:最近常常开着,方便校领导去检查工程进度。

    问:每天都要去检查?

    答:是的。至少我每天都要去看一看进度。

    问:教学楼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