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657章 使劲忽悠(求月票)(第2/3页)  抗日之特战兵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现在根本就没法跟归绥比了,所以拿归绥交换包头,等于拿西瓜换芝麻,徐锐又岂能答应?”

    在清初,东部沿海的国门还没有被西方列强打开前,从包头直通俄罗斯恰克图的通商路线曾经是中国对外的主要贸易线路,在贸易兴旺的年代,每年从这条贸易线上来回运输的货物价值可达上亿两白银!

    那时候,才是包头的黄金年代。

    那时候,归绥的地位根本没办法跟包头相比。

    只不过,自从沿海国门被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打开,在海运兴起之后,再加上西伯利亚大铁路开通,从包头通恰克图的内陆贸易线路便迅速衰落下来,包头也就繁华不再,到现在也就是内陆的一个普通商业口岸,靠着往蒙古贩茶勉强的维持。

    近些年,由于中日战争爆发,包头的商贸业就更加的萧条。

    正因此,傅作义才觉得徐锐根本就不可能答应这样的交换。

    叶启杰却眼珠一转,又说道:“总座,徐锐这家伙会打兵,也很会打仗,可他毕竟不是神仙,他未必就懂经济,更不可能懂贸易!我们可以忽悠他说,包头是中苏两国在内陆最大的通商口岸,包头光是一年的商税,就能有超过一百万块大洋!”

    傅作义心头微动,说道:“拿包头的商税做文章,忽悠他?这个能行么?”

    笑了笑,叶启杰又说道:“总之,把包头的商税往大了说,徐锐他不懂,很容易就会被我们给忽悠,等他反应过来,发现被骗的时候,归绥早已经落入我们的手心,他再反悔那就得承担主动挑起摩擦的骂名,延安也未必答应。”

    傅作义左思右想,实在想不出更好的办法,便道:“要不然试试?”

    “那就试试。”叶启杰道,“不过,为了确保成功,等会进去之后先别说,先灌这小子两壶西凤酒然后说。”

    “就这么办。”

    傅作义一点头就往回走。

    叶启杰跟着回到会客室,然后两人就开始寻找各种的借口,不停的劝酒,让傅作义两人很高兴的是,徐锐来者不拒,只要两人敬酒,徐锐都敞开了喝,不到半小时,两大壶足足有四斤的西凤酒便已经进了徐锐的肚子。

    这时候,徐锐说话都舌头打结了。

    眼看时机已经差不多了,叶启杰便说道:“徐老弟,刚才你说要组建一个万骑军团,有没有这回事?”

    “可不。”徐锐大着个舌头说道,“没钱,可把我给愁坏了。”

    叶启杰跟傅作义对了一个眼神,笑着说:“那老哥我倒是有个好主意。”

    徐锐便立刻转过头,瞪着醉熏熏的眼睛问叶启杰道:“叶长官有啥好主意?”

    “是这。”叶启杰拿手指轻轻了下桌面,又接着说道,“我们总座呢,急于收回归绥的治权,这样在阎长官和蒋委员长那里也能有个过得去的交待,而老弟你呢,又急需要用钱,那就干脆这样,我们拿包头跟你换归绥怎么样?”

    “说啥,拿包头换归绥,你们当我傻么?”徐锐哂然,“包头才多少人口,然后归绥又是多少人口?且一个是省城,一个只是府城,论政治地位完全就没得比,拿归绥换包头,岂不是拿西瓜跟你们交换芝麻,你们真当我傻?”

    “老弟这话可就说错了。”叶启杰不慌不忙的道,“是,包头的人口是没归绥多,政治地位更没法比,但是包头有一样却是归绥绝对比不了的,那就是包头的商业极其繁荣,每年光是商税就有超过一百万大洋,归绥的商税还不及包头零头!”

    徐锐闻言便一愣,问道:“超过一百万大洋,真的假的?”

    “当然是真的了,老哥我还能骗你。”叶启杰信誓旦旦的道,“老弟你是不知道,自从明末那时候起,包头就是中俄的通商口岸,尤其是到了清朝中叶,每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