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五七章家书和特勤连战术手册(第2/4页)  李大炮的抗战岁月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还真是不孝呢!”

    卢铁生一怔,满脸正色,“团长身在军旅,为国为民,有情可原,想来老爷子接到你的信一定会老怀大慰……这个落款,卑职觉得用个‘敬叩金安’比较合适。”

    “对,”李四维点点头,“这个词很合适,很合适!”

    该咋结尾?此致?敬礼?

    李四维也觉得,“此致”、“敬礼”用在这里多少有些别扭!

    李四维提笔正要写,却听卢铁生“咦”了一声,抬头望去,却见,卢铁生怔怔地望着信,念道:“男儿立世当奋勇向前,于国家社会贡献全力,否则,国家何须有此国民,家庭何须有此子弟……”

    李四维一怔,满脸疑惑,“铁生,这句话不妥当?”

    卢铁生连忙摇头,轻叹一声,“只是,这句话让卑职想起了另一封家书?”

    “哦?”李四维有些意外,“另一封家书?”

    “嗯,”卢铁生点了点头,神色肃穆地望着李四维,“团长可知邹将军的故事?”

    “邹将军?”李四维皱了皱眉,“没有!”

    卢铁生有些意外,但转念一想,李四维带着兄弟们转战千里,不知邹将军的事也是正常的,于是悠悠一叹,“邹将军追随王将军,血战滕城……”

    “滕城?王将军?”李四维一愣,摇头苦笑,“当日,王将军率川军兄弟血战滕城,我也曾想……可惜,最后还是被阻于滕城东郊,无功而返!”

    卢铁生一怔,满脸惊讶,“团长也曾驰援滕城?”

    李四维长叹一声,满脸苦涩,“日寇重兵围困滕城,兄弟们死伤惨重,却连滕城都冲不进去……还是说说邹将军吧!可惜,不能与这些真正的铁血将士一晤。”

    卢铁生点点头,“邹将军是一二四师参谋长,就在滕城血战前夕,他连夜写了一封家书,劝导家中幼子努力向上,将来‘捍卫国家与复兴中华民族’,那封信却成了将军的绝笔信……在信中,有这样一句‘幼时均一味说诳,长成亦必无所成就,对国家社会无补。国家何须有此国民,家庭何须有此子弟。’”说着,卢铁生望了李四维一眼,满脸感慨,“想来,真正的铁血军人都有这般感触吧!‘对国家社会无补,国家何须有此国民,家庭何须有此子弟。’每每读来,如醍醐灌顶啊!”

    李四维一愣,暗自有些意气风发,这就是英雄所见略同吗?

    卢铁生却没有注意他的表情,自顾自地说着,神色激动,“家书寄回老家之时,邹将军却已在滕城以身殉国了,但上门索要家书一观的人却络绎不绝,四月十七日,省城《新新新闻》全文刊登了这封家书,一时间,唤起了无数有志青年的参军热情……卑职也是在那时便有了投军之决心。”

    李四维的确没有想过,一封家书却有如此大的力量,但仔细一想却又在情理之中……那不仅仅是一封家书,那还是一个铁血将军的人生感悟和气节!

    写完信,李四维仔细地折好,装入信封,封好,交给了卢铁生。

    卢铁生接过家书,一转身走了,李四维又拿起那本小册子仔细地读了起来,那是他自己写的《特勤连战术手册》。

    所谓“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即使烽火肆虐,邮局工作人员依旧在冒死坚守,努力让一封封家书穿越硝烟弥漫的战场,送抵后方亲人手中。

    夕阳西下,六十七团驻地,特勤连的训练圆满结束。

    一天训练下来,张武和赵三元自是获益匪浅,喜笑颜开。

    黄化却已经在招呼兄弟们了,“集合,集合了!还要赶回白果镇报到呢!”

    众兄弟纷纷整理装备,迅速集结过来。

    两人顿时一惊,急忙围了上去,“黄连长,你们就不要走了嘛!兄弟们练了一天也都累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