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87章 婚礼之上(第1/4页)  明末球长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豪格是个心病,事实上,如果不是查阅资料,长老会是不可能知道豪格与川岛芳子的关系的,毕竟怎么看,这里面的差距都太远。

    但是,一经发现,人人都对豪格提起的警惕心,这人是皇太极的长子,在与多尔衮争位的时候,能够审时度势,将大位让给弟弟去渔翁得利,最后虽然被多尔衮弄死,但终究日后多尔衮的下场更惨,而后代也是恢复了****的爵位,甚至满清亡国后,还能每日在那蹦跶。

    也就是说,豪格算是一个被历史低估的人物,如果历史上他没死的话,未必会如同现在这样籍籍无名的。

    这也是长老会一直皱眉在努力的地方,一日豪格躲在黑龙江那块地方,招兵买马,一日就必须时刻保持警惕,怎么搞建设?

    豪格必须尽快做掉,这一点不容置疑,但如何做掉也是个问题,李向前更喜欢先礼后兵。

    当然,这事儿能有几成成功率还是看运气了,李向前也不是很有把握。

    作为长老会“天下布武”战略的一部分,帝都确实也迎来了一个小**的“结婚潮”,“婴儿潮”,来自四面八方的流民依靠旧城改造和力工的工作,得到了最初的一份积蓄,房贷买下的房子虽然赶不上地主老爷的房子那么敞亮,却是天子脚下的一处小楼。

    刚刚经过乱世,大家都想着过好日子压压惊,因此都不是太过挑挑拣拣,除非是儿子身在锦衣卫,更愿意挑个好的,更别说许多原本的教坊司,也就是大明官府开办的妓院,被李向前直接一刀切的将人释放,得了应该可以过活的遣散费,甚至有地痞觊觎这些可怜女子,想用暴力再去胁迫她们,也被来自21世纪的****铁拳直接干翻在地,踏上一万脚,真真正正的永不超生了。

    虽然有一些已然被洗脑,不知道如何营生的女子,又做起了老行当,但基本上都是自愿的,只要待在那被官府绝对不承认,但绝对存在的红灯区,那绝对是可以很好的生活。

    当然,大多数妓女,都拿着遣散费从良了,这个时代没那么多讲究,愿意收心过日子的不少,所以在统治天朝的第二年开始,帝都新城区报备怀孕的妇女人数,就突破了很高的水平。

    中国传统文化,由于是根植于农耕文明的模型,因此在生活上,很少注意时间,而是更注重关系的因素,具体到婚丧嫁娶,就开始奇葩起来,时间可以随意浪费,但是“面子不能丢”。

    许多人无法理解的是,无论是丧事还是喜事,我们总是喜欢在精神上和**上折磨人,一场丧礼下,一个“孝子”不断磕头,还要花去几乎一年的积蓄,养活一群无异于生产的道士,鼓手,事后没有不颤抖倒地三天的。

    婚礼也是类似,各种婚俗的方向,都是把人往绝路上逼迫。

    都是套路,掌握了基层话语权的人,不希望底层百姓依靠劳动努力去翻身,于是就制造无数种消耗他们的方法,时代贫贱,财富无法积累,这样他们就可以世世代代做财主了。

    这样可不是长久之计,对于长老会来说,移风易俗可是比军事抗争更加重要的事情,因此,什么婚礼可以拉动消费,这种歪门邪道来说。

    集体婚礼可能是长老会朝反动的封建势力开的第一枪,在文化区之中,他们特意将什么各种寺庙集中在一起,你们这些神棍去鬼打鬼就好。

    具体操作上,每一对新婚夫妇,在民政局登记后,领到了印刷精美的结婚证后,都可以提前申报一个黄道吉日,大概每个月四五次的频率,凑齐人数,进行集体婚礼,各种礼宾仪式搞得有声有色,甚至在初期,一些好事儿的女长老也跑去做主婚人,也算是给足了面子,后期也是安排了任命的新城区的地方官主婚。

    这在未来,就形成了一个规制,各地以政区为划分,由当地官员主持集体婚礼,充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