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七百四十七章 一同前行(第2/3页)  江山国色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当下李重九令大军驻扎在城外,自己与单雄信则率一万人马入城。御道的两侧,洛阳百姓们夹道欢迎,并焚香以拜,街道上不乏箪食壶浆之状,比李重九上一次破王世充至洛阳后,百家闭门闭户的情景,那是截然两样。

    不就是围城时,将粮草发给百姓们,这一点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古来守城就是一部血泪史,到了真正困乏时候,守城士卒连百姓都食,又怎么会厚待百姓呢。而现在洛阳百姓,人人面无饥色,反而是一番富足的样子,仅仅这一点上,就足以让李重九赢得了城中十万洛阳百姓的心。

    连与李重九一并随骑入城的姬川也是感叹道:“以往我以为,只有成为皇帝的人,才能得到万民的敬仰。”

    “那今日呢?”张玄素在一旁问道。

    姬川指着街道上的百姓道:“今日我才知道,皇帝有明君也有昏君,成为皇帝不一定能为万民敬仰,但是能为万民敬仰的人,才有资格成为皇帝。”

    听姬川这么说,张玄素点点头,露出深以为然的神色,一旁杨暕听了也是身子一颤,目光中露出复杂的神色来。

    张玄素叹道:“姬兄,得民心者能否得天下,这话太飘渺了,我看不见,但从眼前来看,李唐二十余万大军却不能攻下洛阳,而陛下不仅守住了洛阳,还得到了民心,依我看这场天下归属之争,离最后的结果不会太远了。”

    入了洛阳城后,李重九入住洛阳宫城。

    当下李重九在大殿上,让各方将领一并前来军议,总结这一次洛阳之战的得失成败。府军大将如薛万彻,单雄信,徐世绩,王马汉,还有其余各郎将如秦琼,罗士信,昙宗,苏定方,程名振,乌古乃也被召集来议事。

    首先是奖励有功之臣,这一次洛阳之战,首功推了苏定方。正是由他坚守河阳浮桥,力拒唐军十几万大军不能渡河。

    其次是罗士信,坚守虎牢,令李靖的南路大军没有切断洛阳的后路,推了次功。

    最后程名振的水师,封锁了黄河河岸,推举了第三功。

    李重九当下将苏定方,提拔为虎贲郎将,赐爵县公,赐食田十倾,骏马十匹,锻百匹,钱百贯。赐罗士信,程名振,分别赐爵为县侯,各赐食田五倾,骏马五匹,锻五十匹,钱百贯。

    苏定方,罗士信,程名振都是感激涕零地拜谢而过,至于其余将士也是各有封赏,但都没有这三人这么重罢了。

    之后就是对战事的分析,在这场洛阳之战前,赵军横扫窦建德,刘黑闼,王世充,又新破了契丹,高句丽,对内对外都取得大胜。所以众将士都认为,赵军对上唐军会有一定优势。

    但是经过洛阳之战,赵军对于唐军的认识大为改观。

    李重九让自己首席谋臣张玄素向众将分析唐军与赵军相较,两者的长短优劣。

    张玄素道:“我军府军一直走得是精兵路线,靠得是甲兵坚锐,再以汰弱留强的严格选拔方式,挑选府兵,择善战勇猛之士,脱产为兵,加以严格训练,故而自幽州起兵以来,我军连破强敌,一直能够连战连胜。”

    “但这几点上唐军都不逊色于我们,大家经过一系列战事都看到。唐军关中府兵,多是选拔自关中良家子弟,兵源多是当初鲜卑胡人,以及汉人强宗子弟,自身就十分悍勇,而且随着李唐立国,南征北战,都积累很丰富的战斗经验。”

    “唐军府兵平时为农,战时为兵,平日都有严格操练,加上这几年一直在打战,所以操练度上丝毫不逊色于我府兵精兵。”

    “我赵军唯一对唐军有所优势的,就是兵器甲杖上的优势,但唐军的装备也不差,如唐军府兵的精兵,基本都是有披甲的,而且唐军弓弩丝毫也不比我军逊色于,只是弩床,抛石机等大型攻城武器,以及舟船舰队上不如我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