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百七十二章 胸怀万里(第2/3页)  江山国色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重现强汉之时的雄势,大隋两代皇帝,立志高远,皆有此雄心壮志。当年司徒丘的父亲,就随过杨素公出塞,大破过突厥兵,此事成了他一辈子的谈资和毕生的荣耀。但之后杨广三征高句丽失败,让大隋重现秦皇汉武时武功的野心反而成了笑柄。

    但而今当这嘹亮的战歌唱起时,司徒丘目光隐隐有些湿润,同时他又心道这是怎么了,自己是李唐潜入在大赵中的细作啊,怎么也不由自主替赵国的胜利欢呼庆贺起来了。

    数日之前,他因比其他细作早一步,将李重九率军渡海征讨高句丽之事的消息,传递至长安,而受到了上司嘉奖。不过在他想来,恐怕现在在长安的李渊,待听到李重九攻破高句丽的消息,应该是怎么也高兴不起来吧。

    而距离司徒丘一街之隔,在一家酒肆内喝酒的阿史那咄苾却另有一番心情。阿史那咄苾是处罗可汗亲弟弟,是突厥莫贺咄设,节度一方的人物。这一次他来幽京是奉了他兄长的意思,来与赵廷商议明年的贸易之事。

    阿史那咄苾独自喝着闷酒,桌上羊肝,烧鹅都是没有动,他桌子的附近,都是在那高声谈笑的赵人。宵禁的禁令一除,酒肆内座无虚席都是百姓,以往若没有宵禁这规矩,坊外的人都要加紧赶回自己的坊内,酒肆内都不会有太多食客。

    但是眼下宵禁的命令解除,无数赵人走上街头欢庆,借着这喜事,众人大吃大喝一顿也是必然的事。

    “汉人就是如此好享受,有什么一点喜事,都要用吃来庆祝。”阿史那咄苾身旁一名侍卫不满地言道。

    阿史那咄苾闻道:“而今我们突厥人不是也是这样,早失去了祖先勇武立国的勇气了,这几年来赵人开放贸易,以往必须流了血,拼了命才能从汉人手里抢来的东西,轻而易举的就能获得到。就如同狼一般,若是天天有人给他喂肉吃,不用去捕猎,那么他的牙齿就是钝,嗅觉将不会灵敏,奔跑不再迅,渐渐沦为狗了。”

    阿史那咄苾说着几名侍卫都露出恨恨之色。

    这一次暗中与突厥相互来往的高句丽,遭到赵国的重创,令突厥陷入被动。本来在赵德言向处罗可汗的献计里,是要以突厥和高句丽两国,以钳形之态,左右牢牢夹住幽京。牵制住赵国,让李重九不敢轻易率军南下。

    现在高句丽一破,契丹又在火儿慎草原被郭孝恪打得跟狗一般,逃到瀚海(今呼伦贝尔湖)一带。而白霫,奚族三部现在更是不敢吭声。

    盟友不断被击破,突厥在草原上日益孤立,而突厥高层却不知警醒。不少贵族头人甚至贪恋怀荒镇,御夷镇的生活,在两地偷偷买了屋舍,享受起纸醉金迷的生活来。而不少突厥部族人看到贸易的获利,也是组织起商队往返于塞外,幽京之间。其中不少商队,是由各部头人牵头,在其中大把获利。

    如此之下,万一突厥与大赵战事一起,这些资产无疑都是打了水漂。突厥人又要重新回到那种,靠着抢掠为生的日子。所以处罗可汗在大会上但凡提及南征之事,就会遭到各部头人的激烈反对,这种反对是前所未有的,连处罗如此强势的可汗,竟然也被迫改变主张,顺从诸部头人的意思。

    赵德言也因此感叹,秦汉时费了百万大军,无数钱粮也未能征服的草原,结果李重九不过十年就做到了。

    阿史那咄苾感叹于突厥的颓势,看着街道外夜游的幽京百姓,那些纵谈阔论,意气奋的赵人们,他的心底不免生出黯淡的情绪。长此下去,突厥人的尖牙利爪,将因为不再捕猎而退化,而一旦到了那一日,赵国随时可以将给与突厥人的尽数收回去。

    到时候没有尖牙利爪的突厥人,还能打得过汉人吗?

    砰!

    砰!

    外周猛然锣鼓喧天,原来赵人拿起竹筒,装入硝之类,燃之爆炸。这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